公文写作诗词宝典——创新篇

2024-08-14 0 941

公文写作诗词宝典——创新篇

 

目录

一、改革创新

二、辩证(哲理)

三、继承发展(新旧)

四、成长(迎新)

 

一、改革创新

 

1.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无全句,此句是由一段中的两句拼凑而成的。

释义:时代不同,事情就会随之不同。情况变了,措施也要跟着改变。比喻:时代不同了,情况改变了,处世行事、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即要因时制宜,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用法提示:曹丕说的“世殊时异”,王羲之说的“世殊事异”,都是这个道理。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用处颇多,年初计划、改革方案以及平时的讲话稿中,都可以用来说理,引出下文。比如,“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为制定方针、描绘蓝图提供依据。

2.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出处:北宋·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邱十四》。

原文:“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奴作草欺伯英。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释义: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行动的人,永远也不会赶在别人的前面;只有另辟蹊径,自成一家的人才会达到最高的境界。比喻:独树一帜,方能达到大的境界。

用法提示:黄庭坚说的是书法,饱含着他自己的心酸经历。唐代书法家李邕就曾说过:“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也是这个道理。就像那句广告词所说的:“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在公文写作中,这个道理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再比如,“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科技没有创新,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明天。

3.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大雅·文王》。

原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释义:周虽然是古老的邦国,但其使命在不断革新。比喻:无论国家古老与否、大小与否,都要不断创新。

用法提示:创新也罢,革新也罢,都是中国一个非常古老的精神传统,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禀赋。而由“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引申、发展出来的“刚健日新”等语,则代表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思想源泉。在公文写作中,这个典故表明这句话的运用对象最好是拥有一定发展历史的,而不是新生事物。比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

4.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出处: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原文:“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释义:若是等到长安城中花开似锦之际,满城都是赏花郊游之人。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

用法提示:“上林”,即上林苑,始建于秦,汉武帝扩建为汉宫苑,盛极一时。司马相如曾作《上林赋》,曾巩也曾称赞王昭君“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在这里,上林指代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浓艳至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提醒,我们要创新,争取快人一步,不断开辟新大陆。写作也是如此,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比如,“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可以填充空白、可以补上短板。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出处: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原文:“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释义:国家世世代代都有很多有才的人,他们的文章和名声都会流传并影响数百年。比喻:新的时代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因循守旧。

用法提示:“风骚”中的“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也指《诗经》,“骚”指的是《离骚》,后来有关诗文写作的事情都叫“风骚”。赵翼当时说的也许是诗文写作,但是这联诗的影响早已经突破那个范围了。无论前人的智慧多么精彩,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也会渐渐地变得“不新鲜”。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不仅说明了创新的可能性和连续性,还能给人以鼓舞,节奏铿锵,豪气干云,颇有各位皆是“才人”之意。比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只有顺应历史形势,勇于创新才能功成名就,立于不败之地。

6.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出处:清·赵翼《论诗五首》(其一)。

原文:“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释义:即使能够预先借来五百年之后的新意,而到了一千年之后又会觉得陈旧了。比喻:创新永无止境,应该锐意求新,不断推陈出新。

用法提示:赵翼用设想、夸张的手法,既富有幽默意味,又给人以启迪。中国从来不缺能工巧匠,也不缺乏贤人志士,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曾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说明新时代创新的必要性和持久性,即创新永无止境。比如,“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7.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

出处:西汉·刘向等《战国策·赵策一》。

原文:“知学之人,能与闻迁;达礼之变,能与时化。故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释之。”

释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去等待别人;治理现在的国家,也不一定要去效仿古代的制度。比喻:古代的不一定适合今天的,凡事要因时而变。

用法提示:这个故事也叫《武灵王平昼闲居》,这段话便是赵武灵王对肥义等人说的,他要让整个赵国改穿胡服,最后也确实成功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尤其适用于那些有一定发展历史的单位,或者面对的事情是前所未有的。比如,“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闭关锁国”血的经验教训永远警示着我们:没有创新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

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原文:“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释义: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

用法提示:《大学》是一本很“好玩儿”的书,它“好玩儿”在哪儿呢?它本是《礼记》中很普通的一员,结果被朱熹相中,单独拿出来与《论语》《孟子》,还有它的同胞兄弟《中庸》组成了一个团队——“四书”。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在“创新界”可以说是前辈级别的,讲的不是创新的重要性之类的,而是以谆谆教导的语气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比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改革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创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原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释义:往前看不见古代的先人,往后又看不到后世的来者。“古人”“来者”一说指明君,二说指作者及其所做之事;“后不见”,一说指后来不会再有了,二说指就算有作者也看不到了。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可以用这联诗的第二种解释,即创新,表示现在的情况、人和事都是空前绝后的。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今天我们面临的机遇,可以说是空前的,以后就算有,我们也不一定能看见,所以我们要抓住这次机会,奋起直上。

1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出处:近现代·严复译、赫胥黎著《天演论》。原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释义:生物相互竞争,只有能适应的才会生存下来。原指自然界中生物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后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用法提示:不管在哪里,都需要个人与环境的协调适应。这个“适”,不仅是你适应所处的环境,还包括周围的人的理解、配合和互助。首先要“适”,然后才谈更好地生存。在公文写作中,无论是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还是企业自己转型升级,公文中的改革都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对于我们自身也是一样。比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

11.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出处:近现代·严复译、赫胥黎著《天演论》。原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释义:社会状态一定是进步的,新事物总是先进于旧事物。比喻:与时俱进,后来居上。

用法提示: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时候,还道出了翻译应该遵循的三条原则:信、达、雅。所以之后的翻译,基本都是按照这个路子在走。在公文写作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观点,“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是社会进步理论,两者是相通的,用法也差不多,后面都可以接改革的措施。比如,“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我们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1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出处:商·姬昌《周易·系辞下》。

原文:“《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释义: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比喻: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

用法提示:“变通”二字,就是从此而来。这句话也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说明了事物在时间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发生变化的。不过,朴实的中国人从这句话中摘出了“变”和“通”两个字,表达了更为实用主义的意思。在公文写作中,“变通”的道理,仍然极具通用性。比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改革,便是我们对现有的不足进行改进。在调整和变化中寻求到新的发展路径,我们不断地动态调整,以保证工作、事业能够稳定持续地发展。

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小雅·鹤鸣》。

原文:“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释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也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借助身外之力,来提高自己的见识,改正自己的错误。

用法提示:考虑到美玉非经他山之石的磨砺而不可成型,则人之道德修养亦非经他人的教诲而不可能取得成功。古人认为此诗是“陈善纳诲之词”,是没错的;提倡向他人学习,采纳他人之长,是没有问题的。在公文写作中,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也是经常说到的问题,无论是人事、国事,利用“他山之石”皆可。比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说一个人的成长与成材离不开向他人虚心请教与学习,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就更离不开与其他民族创造的各种文明进行交流与互鉴。

1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原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释义: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比喻: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是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生”,通“性”。

用法提示:当内部的条件没有达到期望的助推功能时,善于借助一切对实现目标有利的形势和机会,尽量规避过程中出现的最大风险,外部的力量有时候是不可想象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适用于学习他人、引进技术、交流互鉴等方面。比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各国应该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实现合作共赢。

15.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

出处:春秋战国·文子《文子·上义》。

原文:“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

释义: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一定非要效法古制;如果符合实际情况,就不一定非要遵循旧俗。比喻:改革创新要符合人民利益、符合实际情况,不一定要“古而有之”。

用法提示:文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据说是老子的弟子。他曾指出,天道是往复变化的,法律只能随其变化而变化,“法与时变,礼与俗化”。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强调只要符合人民利益、符合实际情况,改革创新没有问题,不一定要依照历史按部就班。比如,“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

 

二、辩证(哲理)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释义: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庐山之中。比喻: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尚不全面,故不识事物其真正本质。

用法提示:宋朝是个理学大盛的朝代,很多诗文大家的作品言情、叙事、写人、摹景,都会带有不同程度的理学意味。苏轼也是如此,他的诗情理交融,是宋朝诗人的杰出代表,尤其是这首《题西林壁》。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几乎人皆成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可以解释为,人们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不同。所以,想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就要摆脱主观成见,跳出传统框架,超越狭小的范围,超越的固定思维。

2.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原文:“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释义: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尽力给予别人,他自己反而更富有。比喻:通过帮助、给予别人,来使自己更充足、更富有。

用法提示:一说起“相对论”,我们就会不假思索地想到爱因斯坦。其实,我国古代早就有“相对论”了,只不过没有用在宇宙上面,那便是老子的“相对论”,也称“辩证法”,集中体现在他的《道德经》中。“为人愈有”“与人愈多”,今天看来,还可以有另一番应用。如果用在为人方面,主要落脚点是“为而不争”,即有作为,但是不争,适用于每位党员、每个干部;如果用在处事方面,落脚点可以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如谈判、合作等场合,可以写在发言稿里。

3.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出处:清·沈德潜辑录《古诗源·古诗》,作者不详。

原文:“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贼。”

释义:再甘甜的瓜,其所连接的瓜蒂都是苦的;再美味的枣子,都长在带刺的荆棘上。比喻:有好的一方面,就有坏的一方面,好坏是相生的。

用法提示:从哲学上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因为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是不全面的,因为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一无是处也是不全面的。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可以借中国传统的辩证审美智慧巧喻今天的事情,如科技创新、经济全球化等。比如,“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长短相较”,也作“长短相形”。

释义: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这句话指的是辩证法中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

用法提示:老子认识到,宇宙间的事物都是处在变化运动之中的,事物从产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终的、经常变的,宇宙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事物都有自身的对立面,都是以对立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没有“长”也就没有“短”;反之亦然。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的“相反相成”。“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是指相比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对立概念使用了不同动词。军事上的攻与守互相转移,也是如此,应灵活运用。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送瘟神二首》(其二)。

原文:“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释义:人们住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用法提示:据说,当时毛泽东同志还为了这“八万里”和“一千河”,特意致信周世钊,讨论了一番。不过,毛泽东同志“志不在此”,他主要是想道出人民寻求解脱灾祸的强烈呼声:人们终于找到了帮助他们解脱疾病、消灭瘟君的救星,牛郎是劳动人民的化身,当然会关心人民的疾苦。不过还好,一切悲欢离合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成为过去。然而,这“八万里”和“一千河”都不是我们自己走过来的,要想“踏遍天涯,访遍夕阳,歌遍云和月”,还要一步一个脚印。

6.笑问兰花何处生,兰花生处路难行。

出处:近现代·应修人《游鄮隩问生兰处村童争以兰赠我归后有作》。

原文:“笑问兰花何处生,兰花生处路难行。争向襟发抽花朵,泥手赠来别有情。”

释义:我笑着问,兰花生在何处?有兰花的地方总是崎岖难走、寸步难行。比喻:经历的磨难越多,收获也才会越多。

用法提示:应修人是为了救丁玲而死的,那时他才三十四岁。其实近现代的很多人都是作古诗的好手,只是他们的古诗往往会被自己的现代诗的光芒所掩盖,比如徐志摩和应修人。胡兰成就很喜欢应修人的这首诗,他有封写给黎华标的信,题目就叫作“泥手赠来别有情”。在公文写作中,除了单纯的景物描写,兰花一般都是高洁、有德、爱国、坚贞不渝的象征,可以用来歌颂某人的美好品质。比如,“笑问兰花何处生,兰花生处路难行。”屈原历经国破家亡,以骨为笔,以血为墨,写出了流传千古的《离骚》。

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出处: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原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释义:世间的人和事更替变化,暑往寒来,时间流逝,形成了从古到今的历史。比喻: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今天的一切也终将会成为过去。

用法提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道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地变化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在公文写作中,可以放在纵论时事或者分析形势之前,另外,用于领导干部离任讲话也十分贴切。比如,“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是人类进步的足迹,是前人创造的积累。学习历史,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有益的借鉴作用。

8.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出处: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原文:“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释义:春天万物复苏,树林里新长的叶子催换着老叶;奔腾的激流中,前面的波浪主动让位给后面的波浪。比喻:新生事物总是在不断地代替老旧事物。

用法提示:刘禹锡的很多诗在一定程度上都蕴含着超越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这首诗就至少蕴含三个哲学思想:一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二是既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就要顺应、利用规律;三是没有陈叶就不会有新叶,没有前波亦不会有后波,新旧事物不是完全对立的,不是毫无关系的。在公文写作中,三个方面都可以用到这联诗。比如第一个,论述事物发展的大趋势;第二个,说明顺势而为的必要性;第三个,在说人才、迎新、提干时用于鼓励,等等。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释义: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比喻:好的、新生的事物都是从不好的、旧的事物中脱胎出来的。

用法提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仅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而且在当时就已经很流行了。据说当朝宰相张说极度赞赏,把这联诗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大家来讨论政事,张说就把这联诗作为文人学士学习的典范。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除了用在年终岁尾、烘托节日气氛之外,还能用作鼓励之词,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比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失败并不可怕,它会让我们真正的成长。坚持奋斗下去,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1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出处: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原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释义:人生一代代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表达了一种对江月长明而人生短促的感叹。

用法提示:张若虚是初唐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流传下来的诗歌少之又少,只有两首,但这一首《春江花月夜》足以“孤篇盖全唐”。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体现了强烈的辩证意识,即动与静,有限与无限,短暂与长久,等等。所以,这一联可以用作缅怀古人或者刚刚去世的人,也可以用在中秋佳节前后,还可以放在“惜时”条下。比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时间的涓涓细流总会带走些东西,但更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经典,通过这一件件带有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我们可以还原解读那段英雄奋斗史。

1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出处: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原文:“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释义: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形容对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一种感叹。

用法提示:如果说张若虚是以“孤篇盖全唐”,那么刘希夷就是以“孤句盖全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当时有多火呢?作者刘希夷就是因为这联诗而死的。相传,刘希夷的舅舅宋之问想把这联诗据为己有,但是刘希夷不给,宋之问便派人用土囊把刘希夷给压死了,年未三十。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的格调比较低沉,哀情比较浓厚,比较适合悼亡和纪念。比如,“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英雄的名字或许湮没在硝烟中,但英雄的精神永续流传。

12.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

出处:南宋·陆游《读史》。

原文:“夜对遗编叹复惊,古来成败浩纵横。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万里关河归梦想,千年王霸等棋枰。人间只有躬耕是,路过桑村最眼明。”

释义:一个人的功业大多是建立在贫穷和困苦中的,而祸患常常从玩乐、享受中滋生。形容对立但是又互生的两个方面。

用法提示:和《书愤》诗一样,《读史》诗也是“组团”出现的,陆游一共写了十三首《读史》,但还不是组诗,只是以“读史”二字命名。这只是其中一首,而无法标注第几。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诗有两方面的含义,前一句是说不要怨天尤人,后一句是说不要投机取巧。用的时候可以分开用,也可以双管齐下。比如,“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1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出处:北宋·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原文:“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释义:看上去似乎很平常,其实最为奇特突出,完成得似乎很容易,其实却充满艰辛。形容对于看似“寻常”“容易”的东西,不要轻视,不可忽视,“奇崛”“艰辛”就隐藏在看似平常的外表中。

用法提示:王安石收到友人钱公辅送来的《木铎集》12卷(由张籍的存诗编成的),非常高兴,并认真拜读。这首诗便是他对张籍诗作的肯定和赞美,对张籍本人也给予较高评价。张司业,即唐代诗人张籍。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不仅适用于写诗,也适合于其他事情。它不仅告诉我们“看”问题时不能被“似”的表象迷惑,也说明了只有经历了艰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比如,“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三、继承发展(新旧)

 

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原文:“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释义:掌握自古以来的规律,去理解今天身边发生的事情。比喻:人类应该通晓和秉持古始以来就存在的道,并使之不断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现实活动之中。

用法提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更是如恒河沙数,尤其是在写党建方面的公文的时候,少不了要举例,而这句话正好可以用来引出例证。

2.前车已覆,后未知更。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成相》。

原文:“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释义:前边的车子已经倾覆,后边的车子还不知改向。比喻:如果不汲取以往的失败教训,还是会失败。

用法提示:“前车已覆,后未知更”我们可能没有听过,但它的地位可是鼻祖级别的,成语“前车之鉴”“前车可鉴”“前辙可鉴”等,都是它的“子孙后代”。一种意思,之所以会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达,主要是因为方式不同。就拿这句话来说吧,前面的车子已经翻了,后面的车子还往前开——很明显是从反面说的。所以,我们用的时候一定要反着用,后面可以接“我们不能”或者“那样只会”等内容。

3.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传下》。

原文:“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阳平公,国之谋主,而陛下违之;晋有谢安、桓冲,而陛下伐之。”

释义:前面的车子翻了,后面的车子要引以为戒。比喻:以往的失败,应该拿来当作教训。

用法提示:人是要有梦想的,但不是欲望,欲望像深不见底的黑洞,吞噬你的善良、正直和一切关于美好的幻想,让贪婪、权欲腐蚀你的内心,成为社会的罪人,变成人们引以为戒的“前车之鉴”。参观过警示教育基地或者学习过警示录的人应该都会心有所动,一张张锒铛入狱的官员嘴脸,一幅幅悔不当初的懊恼之态,一件件痛彻心扉的不堪往事……由于这句话是从正面说的,所以正着用就可以了,后面直接加“我们应该”如何。

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出处:西汉·刘向等《战国策·赵策一》,

原文:“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足。”

释义:人们应当牢记以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强调:不能重蹈覆辙。

用法提示:这句话也常写作成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既可以用在党建方面,也可以用在科技兴国、增强国力等方面。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国历史学家总结近代中国历史得出的经验教训。的确,纵观中国历史,无数的事例都告诫着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只有竭力发展自己,避免处于落后的地位,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避免挨打。很多人会把“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与“吃一堑,长一智”相混淆,两者的区别其实显而易见。前者的“前事”多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而后者的“堑”则多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5.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

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原文:“得贤则昌,不肖则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事者所以知今也。”另有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奋传》:“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列传》也有记载,但最早的恐怕还是《韩诗外传》。

释义:对照明镜是为了看清自己的面容,研究历史是为了了解今天的时势。比喻:要以史为鉴,重在后一句。

用法提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里的“往事”多指坏事,不好的事,要引起后人注意和警惕的。一般来说,古文中带有“所以”二字的句子,读起来都会比较朗朗上口,尤其是在讲话稿中,多用几次也没关系。

6.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大雅·荡》。

原文:“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释义:国家覆亡的教训并不远,对于殷商来说,就是夏桀。比喻: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用法提示:《荡》这首诗主要是为讽刺周厉王的暴政而作。“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实际上应该是:“周鉴不远,在殷后之世”,只不过诗人没有直说罢了。句中的“后”,在古代是“王”的意思,繁体字“後”,才是今天意义上的“后”。“鉴”在这里,多指不好的教训。在公文写作中,需要注意区分的是,这句话强调的是前事的时效性,后面的内容最好是措施。比如,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有时,会专门为了某件事情而临时召开会议,或学习或贯彻或强调。这个时候的文章,最忌手忙脚乱,类似的句子就可以多搜罗一些了,总会派上用场。

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释义: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抒发了一种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感情。

用法提示:崔颢留下来的诗还是很多的,不过最著名的还要数这首《黄鹤楼》。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还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作为对于历史悠悠的一种感叹,放在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事情之前。比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个年头,四十年的沧海桑田,四十年的风雨路程,成就了现在的中国。

8.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处:北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原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释义: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成语“雪鸿泥爪”或“鸿爪雪泥”即是出于此处。

用法提示:苏轼少有这样格调较为低沉的诗歌,低沉却不消极,因为在苏轼那里,消极是不存在的。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苏辙先有《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苏轼回作,亦押“泥”“西”“题”“嘶”四字,却更胜了不只一筹。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用于表达“人活一世,总要留下点儿什么”的意思,也可用于赞美那些已经留下东西的人。比如,“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关键是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创亮点、出业绩——这是干事创业的先决条件。

9.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出处: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释义: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形容对当时英雄的无限敬仰向往之情。

用法提示: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虽然对他来说是不幸的,但是对文学史来说简直是大大的幸事。苏轼在这里,不仅写了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还写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最合适用在句尾作为感叹句,可以用在纪念先烈、庆祝周年等场合。比如,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又发起渡江战役,所向披靡,一举占领南京,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0.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出处:商·姬昌《周易·益卦·彖传》。

原文:“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释义:但凡是想有所增益,就必须顺着时势做合理的调整,那样才能顺利进行。比喻:变通趋时,把握时机,做出适于时代需要的判断和选择。

用法提示:这句话可是“用典界”的“网红”,“凡益之道”,也称“益道”,就要顺着时势来做合理的调整,如此事情才能够顺利进行。老百姓有什么需要,大环境是什么情况,政府要清楚,并且针对老百姓的需要,针对当前的情况,制定出一些增益百姓的法令,好好去执行。大凡事物需要增益时所体现的道理,都随时间一起变化,按照一定的方式展现出来。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来强调我们要注意合适的时机和时势,去进行增益的创新与发展,适用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

11.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出处:清·王夫之《尚书引义·太甲》。

原文:“日月之形,万古不变;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释义:新的事物会更替旧的事物,然后新的事物又会变成旧的事物,被更新的事物更替,就像太阳落下又升起一样,新旧事物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停滞不前。形容继续努力,不断进步。

用法提示: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受当时的大环境所限,王夫之的很多观点确实很值得推敲,比如这句。我们都知道,太阳早起晚落,并无新旧之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时间也确实在不断地向前推移,周而复始。所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时间远比人的一生长久得多,仿佛没有尽头,个人的努力、国家的发展也是没有尽头的。在公文写作中,因为这句话里面有“新”和“日”,所以最好用在年终总结或者总结大会上的发言稿里,鼓励大家明年再战。

12.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

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论·忧边》。

原文:“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释义:聪明的人会根据时期的不同来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智慧的人会随着世事发展方向的不同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比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用法提示:这两句话也常写作“因时而变,随事而制”,都是强调要随机应变,不要做井底之蛙。就拿科技来说吧,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科技人员唯有心存敬畏、尊重规律、脚踏实地,才能攻克难关、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应有之义。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都强起来。在公文写作中,介绍完背景之后,可以引用这句话,然后陈述是如何“变”、如何“制”的。

13.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出处: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原文:“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释义: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漂行在水流中。本意指: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现在多比喻:借势而为,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用法提示:没水的时候,就算使劲推,船也不走;有水的时候,船自己就走,也不用推。外部环境的变化,虽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但是却也能够影响到整件事的发展进程。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顺势而为、借势而上、因势而动;二是实践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从不熟悉到了解,从陌生到精通。比如,“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中国制造借助改革开放和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大势”,依托国内原材料成本低廉的“优势”,取得了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

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释义: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比喻:社会总在不断向前发展,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用法提示:在唐朝众多的诗派诗人中,刘禹锡属于极度乐观派。他虽然前期因参加改革,失败被贬,后又一贬再贬,但最后还是做到了尚书,七十多岁时寿终正寝。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艰难时期的鼓劲之言,也可以作为新时期到来的兴奋之语。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天,我们怀揣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纵横捭阖,开拓进取,在改革中敢为、能为、有为。

1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处: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释义: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形容历史起伏激荡,风流人物一代又一代。

用法提示:苏轼当时所在的地方是黄州城外的赤壁矶,也叫赤鼻矶。他只是听人说这里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其实赤壁之战发生在今天的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不过,这种误差并不能抹杀甚至影响这首词的伟大。在公文写作中,这一长句可以用在有关长江的文章中,比如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长江流域的发展等;也可以用于咏叹我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16.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原文:“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

释义:精修学问,喜好古道;稽考事实,以求正理。成语“实事求是”,便是出自此处。

用法提示:《汉书》中,汉景帝刘启的十三个儿子有传记,班固将其命名为《景十三王传》,三子刘德也在其中。据说刘德喜好儒学,衣着服饰、言行举止都仿效儒生;为王二十六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旋涡,而是将其毕生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实事求是是我们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

 

四、成长(迎新)

 

1.齿少气锐,勇于立事。

出处:北宋·王禹偁《答丁谓书》。

原文:“夫刚直之名,吾诚有之。盖嫉恶过当,而贤、不肖太分,亦天性然也。而又齿少气锐,勇于立事,今四十有三矣。”

释义:年轻气盛,锐意进取。形容“大器早成”。

用法提示:“齿少气锐”是一个由来已久但是不太常见的成语,用之可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齿”可以用来代指年龄,“龄”字左边就是一个齿字;所以说,“齿少”,不是指牙齿少,而是指年龄小。在公文写作中,各大企事业单位几乎每年都要招聘新员工,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社会人员,都日渐偏向年轻化,就可以用到此句;当然,在所有说到人才结构的场合,只要符合都可以引用此句。比如,“齿少气锐,勇于立事。”我们不能只将年龄、资历、经验作为标准,来对待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2.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出处:唐·李白《上李邕》。

原文:“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释义: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男子汉大丈夫可千万不能轻视年轻人呀!显示出一种桀骜不驯、英姿勃发的少年锐气。“宣父”,即孔子,唐太宗于贞观二年尊孔子为“先圣”,十一年又改成“宣父”。

用法提示:“宣父犹能畏后生”一句是有典故的,孔子曾经说过:“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丈夫”,其实说的就是李邕。丈夫确实不可轻年少,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李白,却很少人知道李邕,就是一个明证。在公文写作中,要知道的是,培养年轻干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迎新或者提干的场合,此句可以用于鼓励或者要求。比如,“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

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出处: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原文:“白社会中尝共醉,青云路上未相逢。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释义:人们不要小看那浅浅的一池水,即使是浅水处也不妨碍卧龙深藏其中。比喻:不要小瞧某种环境或者某个人,他们可能深藏不露,或者现在不起眼,以后却会一鸣惊人。

用法提示: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的第一句“白社会中尝共醉”,“白社会”并不是一个词,而是指白社的聚会,代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还有就是“卧龙”,它就是单纯地指龙,与诸葛亮无关。这联诗与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公文写作中,要注意到这联诗侧重的是前后的对比,所以,在单位迎新的时候,或者说到职业规划的时候,可以将这句话用在讲话稿里,表示对新人的一种鼓励和期望。

4.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出处:唐·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原文:“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释义:在万里长的丹山路上,桐花盛开,花丛中传来雏凤的鸣声,一定会比老凤凰的声音更为清亮动听。比喻:后起之秀将更有作为,不可限量。

用法提示:你没看错,我也没有写错,这首诗的题目就是这么长——比整首诗的字数还多。韩冬郎,即晚唐五代诗人韩偓;畏之,即韩偓之父韩瞻。李商隐学识渊博、文思灵敏,长于用典,有时颇为晦涩难懂。就拿这联诗来说吧,字数不多,但典故占了百分之八十。李商隐将韩偓比作雏凤,丹山、桐花都是凤凰的“标配”,包括“老凤”韩瞻,都是为韩偓服务的。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非常适合老人对新人说,用于夸奖对方的晚辈、下属。比如,“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做好年轻干部工作是“百年大计”,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

5.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出处:明清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作者、编者皆不详。

原文:“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另有宋·刘斧《青琐高议》:“我闻古人之诗曰:‘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释义:长江的后浪推动前浪一步步前进,一浪胜过一浪。世上的新人踏着前人的脚步一代代更换!比喻:新出现的人、事、物推动着旧的人、事、物在某方面的发展情况;也比喻:有一定资历的新人、新事胜过旧人、旧事。

用法提示:由刘斧《青琐高议》可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句很早就有了,这是一条历史规律,也是一个方向、一种趋势,如果一代不如一代,那就完了。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基本上都是用来说人的。比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因素。

6.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

出处:北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

原文:“文章无用等画虎,名誉过耳如飞蝇。荣华万事不入眼,忧患百虑来填膺。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

释义:羡慕你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就像刚刚从扶桑树上升起的太阳。形容对年轻人的欣赏与期许,希望他们前程大好。

用法提示:这首诗虽然是欧阳修写的,但是不算闻名,也颇多缺漏之处,以至于诗题中的“徐生”是谁,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这一切都不影响这首诗的价值。欧阳修一直都是很喜欢提拔后进的,苏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公文写作中,凡是说到年轻人、青年、新人、学生的时候,这联诗基本上是“有用无错”。比如,“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7.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原文:“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释义: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用法提示:毛泽东同志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三十出头,正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壮怀激烈,写下此词。尤其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仿佛是对后事的一种预言。在公文写作中,这几句词的对象可以是正在学校读书的学生,也可以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鼓励他们趁着年少,努力奋斗。比如,“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8.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出处:北宋·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

原文:“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释义: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表现了“弄潮儿”不凡的技艺和无畏的气概。

用法提示:潘阆是北宋初年的隐士,他的诗的风格类似“郊寒岛瘦”。潘阆也爱写词,光是“酒泉子”这一词牌他就写了十几首之多,而这首《酒泉子·长忆观潮》写的是他在钱塘江观潮时的盛况,最为著名。在公文写作中,“弄潮儿”多比喻富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一般来说年纪较轻,但也可以用于指代不分年龄的一群人。比如,“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人生也如钱塘江一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波涛汹涌之际,面对人生的艰难困苦,只有勇立“潮头”顽强拼搏,才能最终战胜“风浪”。

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罕》。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释义: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比喻:青年人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令人期待。

用法提示:这句话既是成语“后生可畏”的出处,也是李白“宣父犹能畏后生”的由来。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适用于长辈对晚辈的勉励与推举,对象可以是广大青少年,也可以是新入职人员。比如,“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浪潮中,今日之青年,应该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勇立潮头的开拓者,让青春在创新、创造、创业中飞扬。

10.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出处:唐·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

原文:“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释义:假如容许尽情生长,(新竹)一夜之间将会猛长一千尺,远离竹园的泥土,直插云霄,冲天而立。比喻:想要成长、成才的迫切心情。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鼓励青少年要积极向上、快速成才,要有“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的青春活力;也可以用来形容有利于成才的大环境。比如,“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青少年们需要做的就是又快又好地成长,成长成为国家栋梁。

11.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

出处:唐·李贺《致酒行》。

原文:“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释义:我深信雄鸡一叫,天下必将大亮,少年人就应该有这样的凌云壮志。体现了一种有志少年特有的“舍我其谁”的激昂之气。

用法提示:毛泽东同志非常喜欢李贺的诗,经常将其化用到自己的诗词里,比如这句“雄鸡一声天下白”。他有一首《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第一句就是“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还有我们都知道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也是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孟子曾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韩振峰曾说过:在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征程上,广大青年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这一联诗分属上下两联,但这并不妨碍它的作用和价值。无论是用典,还是写大文章,都要学会“活用”。

12.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出处:近现代·周恩来《无题》。

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释义: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用法提示:当年,正在日本求学的周恩来为了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大业,毅然决定放弃学业,归国参加革命。此诗正是他回国前夕,送给为他饯行的同窗好友张鸿诰等人的。“蹈海”一词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跳海殉身之意,如陈天华留学日本,为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毅然投海自杀,以示警醒;二是晚清时,专指出洋寻求真理。其实两种解释都说得通,不过在公文写作中,还是前者比较好用。比如,周恩来同志和他那一代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有着“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有着“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情壮怀。

13.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

出处:南朝·沈约《伤谢脁》。

原文:“吏部信才杰,文峰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释义:他的诗声律铿锵有力,优雅动听,堪与音乐之声媲美,他的才思高卓如追逐风云之上。比喻:才气四溢,非常人可比。

用法提示:谢脁是南朝齐比较著名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就连李白都是他的粉丝,曾写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间小谢又清发”的“小谢”,指的就是谢脁。沈约则是他的朋友,听说他被谋篡的萧遥光下狱害死,故作此诗予以悼念。而“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则是沈约对谢脁极高的评价。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视作对青少年的期许,期许他们成为这样优秀的人才。比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拥有“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的志向,“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的志气。

14.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出处:近现代·陈独秀《新青年·创刊词》。

原文:“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释义:青年就像刚来到的春天,像刚升起的太阳,像刚刚萌芽的草木,像刚刚磨过的快刀,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不可阻挡。

用法提示:《新青年》是近现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最初名为《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创刊词》由陈独秀撰写,是一篇带有纲领性的政论,轰动一时。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看起来有些长,但是长句子自有长句子的好处,它能够起到重点强调、调动激情的作用,尤其是在对象是青少年的时候。比如,“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成长于改革年代的年轻人,本身就拥有一种“改革的气质”。

15.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建本》。

原文:“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

释义:要想增加才干,就要学习;要使刀刃锋利,就得勤加磨砺。比喻:学习或工作要找对方法。

用法提示:后几句读着是不是很熟悉呢?总感觉在哪里见过?那就对了,因为这段话的前面还有一句“子思曰”。子思是谁呢?他是孔子的孙子、荀子的老师,而那几句熟悉的话也在荀子的《劝学》中出现过。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要想增长本领,必须找对方法,想达到什么目的就干什么事儿。所谓“方法找对,事半功倍。”比如,“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要解决“本领不够”的问题,向典型学习就是一种好办法,学习典型也是增长本领的“磨刀石”。

16.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出处:南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原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释义: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比喻:少年时代,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用法提示:当时,辛弃疾也不知道第几次因为“主战”而被弹劾免官了,他只好闲居带湖,博山虽美,他却无心观赏,“愁”上心来,写下此词。通过与少年时的对比,辛弃疾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的适用对象无疑是句中的“少年”。毕竟,“无故寻愁觅恨”作为青春期的一种“常态”,是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的。比如,“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之路是一帆风顺的,青春的底色永远离不开“奋斗”二字。

17.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告子下》。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释义: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说明了成长路上几乎都会经历的几个阶段。

用法提示:段文字在被选入教材之后,便有了它自己独立的名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这也算得上是“现身说法”了,他这一生就被“劳”过、“饿”过、“空”过、“乱”过,才接住了“大任”。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最适合用在比较容易心浮气躁的年轻人身上;各大企事业单位在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用这个道理来加油鼓劲。比如,人在成长中往往如此,必须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会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政策水平,然后我们再把它们转化成为经世致用的能力。

18.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

原文:“齐房产草,九茎连叶,宫童效异,披图案谍。玄气之精,回复此都,蔓蔓日茂,芝成灵华。”

释义:天长日久,一天天地茂盛,灵芝吸收了岁月精华变得有了灵性。比喻:刻苦修炼,年深日久,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用法提示:班固所编纂的《汉书》又称《前汉书》,和范晔所编纂的《后汉书》相区分,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而《礼乐志》则是其中的一篇,主要介绍西汉礼乐制度的基本情况。在公文写作中,这一句的寓意是学习、成长,对象最好是青少年。比如,“蔓蔓日茂,芝成灵华。”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

19.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出处:北宋·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原文:“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释义:伊尹和吕尚两位老人,困窘和顺利的境遇全都经历过了。比喻: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总要经历逆境和顺境。

用法提示:伊尹原本只是一个奴隶,后随商汤灭夏,成了殷商的开国功臣。吕尚即姜子牙,本来就是一个渔翁,后来辅佐武王灭商,封侯于齐。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经典事例,向大家说明,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不仅有苦,还有甜。比如,“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

2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原文:“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释义:把世间的事弄懂了处处都有学问,把人情世故摸透了处处都是文章。比喻:既要有学识,也要付诸实践。

用法提示:学问之道,不在死读古书,搬弄知识,而在于明了世理;文章之道,不在咬文嚼字,不在搬弄是非,而在于写出通达人情的深刻性。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教育学生,不可读死书、死读书,注意知行合一;对象也可以是文艺工作者,强调艺术源于生活,不可脱离现实。比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学习时间 写作素材积累 公文写作诗词宝典——创新篇 https://guidebook.top/16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