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诗词宝典——形势篇

2024-08-14 0 923

公文写作诗词宝典——形势篇

 

目录

 

一、经济社会

二、时机(机遇)

三、生态

四、民生(人民)

五、合作(外交)

 

 

一、经济社会

 

1.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出处:近现代·孙中山语。

原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释义:当前世界潮流的发展规律声势浩大,顺应这个规律做事的人,就能成功;逆历史规律而为的人,终将被历史潮流给淹没掉。

用法提示:“天下大势”,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潮流。国家民族需要顺势而为、时代发展需要顺历史潮流而动。孙中山说的虽然是他当时所处的形势,但这却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无论何时何代,都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公文写作中,一般来说,领导在重要场合的讲话稿中,都会有一段纵论当前形势的文字,或优或劣,或利或弊,这句话就可以放在段首,引出下面的议论。

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者也。而齐有其地矣。”

释义:虽有才智,不如依靠好形势、好运气;就像虽有锄头,不如依靠好天时一样。强调抓住时机的重要性。“镃基”,即锄头。

用法提示:“齐人”的意思并不是说“智慧”和“镃基”就不重要,这只是相比较而言的,“势”和“时”更重要。就如同古诗“百川东到海”一句,河流一脉汇入汪洋、水势一流回归大海,那是“地势使之然”的顺其自然,是大势所趋的自然而然。而人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作文中的小标题。当然,用一半还是全用,还要视公文篇幅而定。

3.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兵势篇》。

原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释义: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从自己创造的有利作战态势中去追求胜利,而不苛求部属以苦战取胜。比喻:要想取胜,需要乘势,而不是依靠苦战。

用法提示:有人说,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第一种是智慧的人,懂得创造机会;第二种是聪明的人,懂得把握机会;第三种是木讷的人,总是错过机会,而失去以后,又不断抱怨。也许这样的区分并不准确,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人确实一直很强调对“势”的把握。《孙子兵法》专列一篇用来讲“势”,即是如此。可见,从古至今,我们都是希望做第一种人的;再不济,也要做第二种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势的把握,恰恰显示出了更高的智慧。

4.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原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释义:当今世界,四海翻腾,风云变幻,五洲震荡,形势诡谲。对世界形势进行了艺术性的概括,表达了乐观展望的态度。

用法提示:世界形势跌宕起伏,从来不曾止息,毛泽东同志那个时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就该做好自己的事。在公文写作中,用这两句词来形容国际形势比较恰当,形容国内情况就不太合适。这两句词可放在段首,之后的内容可以是我们如何应对。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抓住机遇,让中国人的梦想大放光彩,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5.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出处:唐·玄览《题竹》。

原文:“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

释义: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能。

用法提示:目前只知道玄览是生活在唐大历年间的一位僧人,其他不详。因为这首诗原本是被玄览题在竹子上的,所以后人将其命名为《题竹》。《西游记》中也有类似的一句:“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再后来就变成了我们最熟知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公文写作中,这三句都是可以用的,只是因为“海阔凭鱼跃”一句太过常见,所以偶尔换个花样,也无不可。比如,“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

6.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出处:西汉·刘向等《战国策·齐策四》。

原文:“谭拾子曰:‘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君知之乎?’”

释义: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比喻: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发展的,无法改变。

用法提示:谭拾子在当时与“战国四公子”齐名,并且彼此都有接触。尤其是他与孟尝君田文,因为两人都是齐人,上面这段对话就发生在他与田文之间,苏洵的《辨奸论》中也有引用。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放在段首,引出对时事形势的评论。比如,“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不管是否愿意,都将或早或迟或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其中。

7.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

原文:“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原始以要终,虽百世可知也。”

释义:文章的变化会受到时代情况的感染,不同文体的兴衰和时代的兴衰有关。比喻:一件事情的变化会受到社会情况的影响,其兴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用法提示:社会和文化存在这样的关系:社会能够影响文化的基调、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而文化,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则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尤其强调“随时而变”,调整方向、改变方法。如果是文化部门用的话,可以说是正对其口;当然了,其他部门也未尝不可。比如,“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代总是在进步,社会也总是在变化,我们要跟上脚步,不能掉队。

8.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出处:清·赵翼《论诗五首》。

原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古疏后渐密,不切者为陈。譬如窆驾马,将越而适秦。灞浐终南景,何与西湖春。”

释义:文学创作是与时代的命运密切相连的,没有一天不向着新的方面发展。说明了文学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用法提示:赵翼的这首《论诗》本是一首翻案诗,为的是反驳苏轼的“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却也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那就是“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为文艺作品,特别是网络文艺这种要求传统文艺必须融进互联网思维的形态,概括出了发展之道。在公文写作中,说到传统文化与网络文艺的时候可以引用。比如,“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文艺的网络化、时代化,是中国文化必须完成形态更新、自我刷新的一种本能要求。

9.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出处: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原文:“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况今时则易然耳。”

释义:审时度势,凡事深思熟虑后再付诸行动,如此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强调:胸有谋略,动有章法,勇于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

用法提示:当时,吴环洲任宣大巡抚,管理北部边疆地区的宣府、大同府两地的防御;而黄酋则是蒙古俺答汗之子黄台吉。因为这封信事涉北部边防,所以张居正字字用心。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用在改革方面最为合适,不过一般事情也同样需要“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做成改革这件大事。比如,“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形势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如果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难免会碰钉子。

10.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出处: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释义: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比喻:世事无常,物是人非,恍如隔世。

用法提示:这是刘禹锡的一首回赠诗。宝历二年,他与同样遭受贬谪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白居易就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安慰刘禹锡。在公文写作中,这种借用典故、深奥难懂的诗句,可用来阐述某个道理,或是用来感叹。比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拥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11.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

原文:“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惟儒教公到极处,你看,孔子一生遇了多少异端?”

释义:人人都追求公正,就会天下太平;人人营私舞弊,就会天下混乱。强调:人与社会息息相关。

用法提示:《老残游记》是写一个被人称作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游历中的见闻和作为,这部小说对社会矛盾开掘很深,被鲁迅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公文写作中,句中的“公”可以指公家,也可以指公平;后面的内容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分配的公平、用人的公平等。历史上的盛世治世,都非常注重立公道、举贤良。比如,“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公正用人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组织路线上的体现,应该成为我们选人用人的根本要求。

12.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自强者兴,自怠者亡。

出处:明·冯梦龙《新列国志》。

原文:“历览往迹,总之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自强者兴,自怠者亡。胜败兴亡之分,不得不归咎于人事也。”

释义:得到贤能的人才就会胜利,失去贤能的人才就会失败;自强的人会兴盛,懈怠的人会衰败。强调:胜败兴亡的区别,跟人的作用有很大关系。

用法提示:冯梦龙的《新列国志》是以明代平话《列国志传》为基础改编而成的,后来他又写了《东周列国志》,说的都是“春秋战国那些事儿”。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可以结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谈谈如何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比如,“得贤者胜,失贤者败;自强者兴,自怠者亡。”要想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需要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充分盘活干部资源,把干部队伍和各方面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3.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出处:清·龚自珍语。

原句:“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历览往迹,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释义:事物没有不发展变化的,风俗习惯没有不改变的。说明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用法提示:龚自珍是当时的激进派,主张“更法”“改图”,无论是诗文还是行动,他都致力于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强调世界万物无时不变这一道理,然后引出文章或者段落的重点内容,即做事的思想和方法也要跟着改变。比如,“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当今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1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天论》。

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释义: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这个规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或者桀的暴虐而改变。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用法提示:荀子的很多观点现在看来依旧觉得振聋发聩,如“人定胜天”“天人相分”等,后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强调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需要我们在处理人情世事时要随机应变。需要注意的是,是“天行有常”,而不是“天道有常”。比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成就充分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符合历史规律,契合时代潮流,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5.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

出处:唐·马总《意林·唐子》。

原文:“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

释义:船顺流而行就快,人顺路而走就不会迷失方向。反映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比喻:我们做事要遵循规律,否则会走许多弯路。

用法提示:这个《意林》可不是今天的那本半月刊杂志,它最早由南朝梁庾仲容编纂而成,唐代马总认为庾仲容去取详略颇为失当,便又复加增损,才成了收罗各家语录的《意林》。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引出当前的形势,可以是国际的,也可以是国内的,或者是企事业单位的,然后说明根据这个形势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比如,“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贫困驱动”目标已经实现,接下来该进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使命驱动”时代了。

 

二、时机(机遇)

 

1.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

出处:北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

原文:“臣闻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方今大王粮匮师老,无以支汉,而韩信之军,乘胜之锋,亦且至矣,大王虽欲解而东归,不可得矣。”

释义:在眼前就不该放弃的是时运,遇上了就不该错失的是机会。比喻:时机不易得,要抓住时机。

用法提示: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曾经见过有人将“时不再来”写成“失不再来”的,那就不对了。从小处看,时机只是时间流转的一个节点;从大处看,时机可是历史使命的一个节点。对于个人来讲,一步错过,可能就步步落后,甚至终身遗憾;对于国家来讲,唯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创造历史、成就未来。苏轼这句话说得很有力量,很发人深省。

2.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百零六)。

原文:“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释义:我有一句话要告诉瞿塘江上的商旅,收帆最好趁着顺风的时候。比喻:做事之前要先看准时机。

用法提示:能将组诗写到三百多首的,龚自珍可谓是古今第一人了。这已经不是大型组诗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巨型组诗。在公文写作中,关于宣传思想工作,关于科技创新发展,关于媒体融合,关于国际分合形势等,都可以用这联诗来说明问题。比如,“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

3.信不弃功,知不遗时。

出处:西汉·刘向等《战国策·赵策二》。

原文:“吾闻信不弃功,知不遗时,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

释义:守信的人,不会放弃建功立业的机会;聪明的人,不会放过任何时机。比喻:把握时机,建功立业。“知”,通“智”。

用法提示:这个故事也叫《王破原阳以为骑邑》,是发生在赵武灵王和牛赞之间的事情。牛赞在历史上比较低调,有学者认为他就是赵国大将牛翦,因为那个时候“赞”“翦”同音,未知是否。在公文写作中,要将这句话的重点放在“知不遗时”上面,即把握时机,建功立业,这句话尤其适合放在纵论天下大事之前。比如,“信不弃功,知不遗时。”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

4.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牧民》。

原文:“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野芜旷,则民乃菅;上无量,则民乃妄。”

释义:不注意天时,财富就不能增长;不注意地利,粮食就不会充足。比喻:做事要注意把握天时地利。

用法提示:古人一边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边说“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这倒不是自相矛盾,而是体现了自古以来的“中庸之道”,也可以说是“过犹不及”,所以需要从两个方面分别告诫。在公文写作中,这一长句适合用在顺应形势、把握时机方面,主要还是“天时”,“地利”则分地方。比如,“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

5.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宣帝纪》。

原文:“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

释义:举事顺乎义理,就容易见效;行动违背时势,就难以成功。比喻:做事要顺理顺时。

用法提示:《宣帝纪》是司马懿的传记,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将他的父亲司马昭、伯父司马师、祖父司马懿都予以追谥。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其实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要“顺理”,二是不“背时”,不是单独强调时机,所以后面的内容就可以既包括符合常理、顺应道理,又涵盖乘势而上、因时而谋。比如,“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方案是否科学,措施是否得当,安排是否合理,时机是否合适,不仅影响改革效率,而且事关改革的成败。

6.智者不背时而徼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

出处:唐·卢照邻《对蜀父老问》。

原文:“盖闻智者不背时而徼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是以圣贤驰骛,莫救三家之辙;匹夫高抗,不屈万乘之威。”

释义:明智的人不违背时势而希图侥幸成功,也不违背正道去作非分的企求。比喻:适时、中直,是人生进取的前提。“徼幸”,即侥幸。

用法提示:卢照邻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为“初唐四杰”,《对蜀父老问》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散赋结合,很有特点。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既强调我们不要逆势而行、希图侥幸,也不要违背正道、异想天开,而是要顺势而行、顺道而行;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具体措施,也可以是不这样做的后果。比如,“智者不背时而徼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在改革创新之路上,只有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方法,才能让改革日臻佳境。

7.见机不遂者陨功。

出处:西汉·桓宽《盐铁轮·击之》。

原文:“语曰:‘见机不遂者陨功。’一日违敌,累世为患。休劳用供,因弊乘时。”

释义:碰上好机会不马上行动,就会丧失事功。比喻:一定要懂得抓住机遇。

用法提示:俗话说:“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机会这个东西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谓“时势造英雄”,才是常态,“英雄造时势”只是例外。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强调的是当机会来临时,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不然将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这个机会,可以指国际形势,也可以指政策方针。比如,“见机不遂者陨功。”《××意见》的出台,为共青团组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中,带领广大青年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提供了新机遇。

8.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出处:商·姬昌《周易·系辞下》。

原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释义: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比喻:看准时机,厚积薄发。成语“藏器待时”即出于此处。

用法提示:有句话说得好:“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版本可能略有不同,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机会总会有的,但是首先要有把握住这个机会的能力。“藏器”一词还含有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意思。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都需要厚积薄发,等待时机,早了不行,晚了更不行。比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此时此刻,我们的治国方略和外交策略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应走出“韬光养晦”阶段,不仅要多参与国际事务,做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而且还要做国际体系的贡献者和引领者。

9.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

原文:“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释义: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来摆正自己的位置;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观察时机,针对具体情况采取行动。成语“度德量力”即出于此处。

用法提示:这段文字还有一个自己的标题,叫作《郑庄公戒饬守臣》,是发生在郑庄公与“君子”之间的对话。而“度德而处之”一句则是经典中的经典,后世征引之书无数,如曹雪芹《红楼梦》:“大丈夫相时而动。”在公文写作中,这一长句可以作为一个较高的标准,既要求德和力,又要求慧眼如炬。比如,“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广大党员干部应主动增强本领,勇立时代潮头,适应变化,把握变化,驾驭变化,在实干中践行为民初心。

10.君子有失其所兮,小人有得其时。

出处:唐·韩愈《闵己赋》。

原文:“君子有失其所兮,小人有得其时。聊固守以静俟兮,诚不及古之人兮其焉悲。”

释义:君子有失去时机的时候,小人也有得到时机的时候。比喻:时机无常,需要正确对待。

用法提示:韩愈就是那个“有失其所”的人,而且还经常“有失其所”。韩愈有才,但是却和科举“犯冲”,他考了四次才考中进士,而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他却始终没有考上。而且,他的很多友人也有着类似的遭遇,所以“君子有失其所兮,小人有得其时”既是安慰他自己,也是安慰友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告诉大家,机会来时,要把握住;没有机会,也不气馁。比如,“君子有失其所兮,小人有得其时。”我国改革发展形势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

11.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越语上》。

原文:“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释义:时机未到不可强求去做,事情没有研究透彻也不可勉强去求得成功。比喻做事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时机,时机不成熟不可以贸然行动。

用法提示:《越语》是专门记载春秋时越国的“金句”的,而这段金句正是出自范蠡之口。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不仅保全了性命,还成为一代富商,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一个人的成功,也可以用于一件大事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发展,强调有机会一定要有所作为;如果没有机会,则要谨慎。比如,“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此时既是“爬坡过坎”的攻坚期,也是大有作为的“窗口期”,我们需要横下一条心,扎扎实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2.时不可以苟遇,道不可以虚行。

出处: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

原文:“岂非时不可以苟遇,道不可以虚行?圣人作而万物睹,神功资而百宝用。”

释义:时机或者机遇不能赖着去求,勉强得到;有关道义的行为不能虚情假意敷衍了事,应该真心实意地去做。比喻时机一到,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行动。

用法提示:这是一篇“神奇”的传记类文字,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洋洋洒洒千余字,竟然没有点明传主的名字,以至于现在仍不能确定王勃写的人到底是谁。这篇行状固然不能与《滕王阁序》相媲美,却也写得辞采华茂,豪情万丈。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用于强调时机不是时时都有的,但是一旦时机到来,一定不能应付了事,要实打实地干出一番大事业;后面的内容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反正说。比如,“时不可以苟遇,道不可以虚行。”当今的时代是大发展的时代,当今的世界是大变革的世界,如果对激变的形势熟视无睹,对残酷的竞争无动于衷,那么迟早会落在别人后头,甚至被时代所淘汰。

13.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原文:“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释义:上天赐予你的,你不要,反而会遭到上天的责怪。比喻:机不可失,失则不利。

用法提示:范蠡用这句话来劝说勾践杀了夫差。勾践卧薪尝胆数年,终于打败了夫差,但他念及夫差当时没有杀他,便也不准备杀夫差。事实证明,范蠡是正确的,不然夫差回去肯定也会卧薪尝胆。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没有把握住机会的严重性,也从反面说明了把握时机的重要性;后面的内容,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述。比如,“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机遇是一种潜在的优势,抓住并充分利用,就能抢占先机,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看不到或看到了而抓不住,都会错失良机,贻误时机,影响发展。

14.良时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出处:唐·高适《送韩九》。

原文:“惆怅别离日,裴回歧路前。归人望独树,匹马随秋蝉。常与天下士,许君兄弟贤。良时正可用,行矣莫徒然。”

释义:此时正是施展才能的好机会,赶快努力奋斗,千万不要辜负这大好时光。形容抓住机会,闯出一片天地。

用法提示:“韩九”是谁,今天已不可知,不过从高适对他的称呼来看,两人的关系应该是很好的;更有可能的是,韩九是高适的晚辈。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完全可以用作前辈对晚辈的谆谆教导,长辈对广大青少年的殷切期许。比如,“良时正可用,行矣莫徒然。”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15.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原文:“夫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

释义:圣明的人总是顺应时势而进行活动,有智慧的人总是根据机会而表现才能。比喻:聪明的人做事懂得把握时机。

用法提示:贾诩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先是董卓的部将,后为李傕、郭汜献计,又辗转成了张绣的谋士,最后归了曹操和曹丕。他的战绩和功勋,虽然比不上诸葛亮,但在当时也是名列前茅。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用“圣人”和“智者”来引导我们,告诉我们在时机面前应该怎么做,也算是方法论的范畴,重在强调要把握时机。比如,“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三、生态

 

1.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出处:唐·白居易《鸟》。

原文:“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后一联亦作“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

释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儿,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妈妈回来呢!希望大家换位思考,保护动物。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非常适合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从保护动物角度切入,扩至整个生态圈。比如,“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桂枝香》。

原文:“那晓得三纲五常,只知道七青八黄,圆鸭蛋里掉桨,竹竿空长,肚里无粮,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释义:前辈栽的树,要过几辈后才能长大成荫,后人才能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也比喻:目前进行的工作,可能要在以后较长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效益和价值。

用法提示:这句话的比喻义比较多,所以用到的地方也比较多。在公文写作中,在说到生态环境的时候: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只有从现在开始保护好环境,才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之地。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其他方面,如用于退休职工大会上的发言稿或者看望老一辈工作者时,这句话可用来表示尊敬和谦虚;在强调一个项目的重要性或者一个公司的长远发展时,也可以用这句话。这句话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同小异,可以斟酌着用。

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五十》。

原文:“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物之丰败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

释义:索取物产有限度,使用物产有节制,才能经常充裕。比喻:做事、用物,不可过度,伤了根本。

用法提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从正面告诉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物产资源,或者其他资源,要有限度地索取、有节制地使用,这样才能常保富足。在公文写作中,如果你想反着说也可以,那就用“取之无度,用之无节”。类似的成语还有“竭泽而渔”。这句话如果是放在段首,可以加上“则常足”;如果放在句中,则不用加。比如,古人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相对而言已显得非常丰富,但是古人“有度”“有节”的智慧,对于我们践履低碳环保、发展循环经济仍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出处:北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原文:“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释义:流水像一条带子似的护着田地将丛绿环绕,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进门来。形容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用法提示:王安石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散文著名,诗歌写得也是极好,尤其是他晚年的诗歌,更是首首精华,因此被后人誉为“王荆公体”。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和“三农”问题之一的农村建设方面,以描写或者展望建设成果。比如,“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希望所有散落在大地上平凡的村庄,都能拥有如此诗意的风情;所有生活于此的善良人们,都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归宿。

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原文:“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释义:河边的草地上草儿青绿一片,园中茂盛的柳树郁郁葱葱。形容春夏时节一派绿色的清新景象。

用法提示:《古诗十九首》的神秘不仅体现在写作时间不定、作者不定,甚至连作者的性别都难以确定。就拿这首诗来说吧,男子也完全可以写出如此婉转缠绵的闺妇忧思。尤其是“柳”这个意象,因为读音近“留”,所以经常用在离别的场景之中,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描绘春夏时节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预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比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此次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的意义不仅在于表达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还为构筑人类理想中的心灵家园和宜居环境提供参照。

6.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原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释义:站在山头上,情感就好像弥漫了整座山;在海边看海,想象就好像海水一般地澎湃。形容观察事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充满热爱,才能有感而发。

用法提示:《文心雕龙》是一部注定要青史留名的作品,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言辞优美,可谓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公文写作中,这一句可以用来表示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比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种白描诉说的情感,超出了对人与自然在物质层面和谐共处的认识,进一步开始观照人心,在游山玩水中引发出家国情怀,不断丰富人与自然的关系。

7.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出处:近现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原文:“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释义: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以事物都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形容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其实是相通的。

用法提示:王国维是我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他的《人间词话》是他在接受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以崭新的眼光对我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尤其是他的“三种境界说”,更是脍炙人口。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表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保护自然、建设生态的必要性。比如,“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生态和文明形态。同时,人也在不断思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调整对待自然的态度。

8.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出处:东汉·曹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释义: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各种草木长势也很旺盛。形容草木十分繁茂。

用法提示:《步出夏门行》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凯旋时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一共四首,除了这首《观沧海》,其他三首分别是《冬十月》《土不同》和《龟虽寿》。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增绿方面,可用于形容今昔对比,也可直陈植树造林的重要作用。比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植树造林是增加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是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9.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出处:北宋·欧阳修《画眉鸟》。

原文:“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释义:我这才知道,如果把画眉鸟锁起来,即使是金笼子里,它们也不会唱出像在林中那样美妙的歌声了。比喻:自由对于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欧阳修表面上说的是画眉鸟,实际上说的是他自己。他曾多次上疏请辞,但是皇帝就是不同意,他没有办法,只好作诗发牢骚。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可以直接用这联诗的表面意思,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或者提醒大家保护鸟类乃至动物,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比如,“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近年来,我区栖息的鸟儿一直呈增长趋势,这里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观鸟胜地。此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1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出处: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原文:“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释义:眷恋芬芳花朵的彩蝶不时地飞舞着,自由自在的娇美黄莺发出欢快的叫声。形容一派活力盎然的景象。

用法提示:《江畔独步寻花》一共有七首,所以也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中,第六首专写黄四娘家的花。黄四娘是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候的邻居,她的名字也借着杜甫的如椽巨笔而为后人所知。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描写生态环境,或作为发展方向,或作为当前的情况描写。比如,××新区的生态环境很好,“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要取得这样的成效是需要总体谋划、久久为功的。

11.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天论》。

原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释义:万物各自得到了阴阳形成的和谐之气而产生,各自得到了风雨的滋养而成长。比喻: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让万物共生共长。

用法提示:荀子的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和人事代谢没有关系。不过,中华传统文化也提倡“天人合一”的理念:人类的政治、伦理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要求人与大自然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在公文写作中,可以将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应用到生态方面,要求人们尊重自然,不能把人类当作自然的主宰者,而是当作自然的一分子,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共生。比如,“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2.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出处: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晚春田园杂兴》(其二十二)。

原文:“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释义:老人家半靠着枕头听屋外黄莺婉转啼唱,男孩子打开屋门把盘旋在门口的燕子放了出去。形容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用法提示:《晚春田园杂兴》是范成大大型组诗《四时田园杂兴》的第二部分,共包括十二首七言绝句,描写了农村暮春的景色和农家田户的生活。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既可以用在“三农”问题中,也可以用在生态建设上,或者是二者相结合,总之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13.千顷芙蕖放棹嬉,时有惊忙小鸭飞。

出处: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夏日田园杂兴》(其三十四)。

原文:“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释义:近千顷的荷塘里荷花盛开,有小孩撑船持桨在其中嬉戏,路过的地方偶有受惊的鸭子飞起。形容人与植物、动物共同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用法提示:《夏日田园杂兴》是范成大大型田家诗《四时田园杂兴》的第三部分,共十二首,描写了农村夏天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也有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在公文写作中,这首诗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最适合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后面的内容相关即可。比如,“千顷芙蕖放棹嬉,时有惊忙小鸭飞。”我们要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始终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14.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

出处:唐·张祜《胡渭州》。

原文:“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释义:依依杨柳在花边湖畔飘荡,桃花盛开,惹得满园芬芳。表现了春天美好的情景。

用法提示:张祜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家世显赫,人称“张公子”,还有“海内名士”之誉。南宋诗僧释绍嵩特别喜欢这首诗的第一句,并将其用在他自己的诗《泛湖》中:“杨柳千寻色,荷色一路香。”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方向,侧重植树造林、美丽中国方面。比如,“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

15.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出处:唐·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原文:“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释义: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形容一片桃红水绿的美丽景色。

用法提示:“竹枝词”原是古代四川东部人口头传唱的一种民歌,刘禹锡取其精华、用其题目,一共写了九首《竹枝词》。这组七言绝句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在我国文学史上很有地位。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作对某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表彰与赞扬,也可以作为展望,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努力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后面的内容最好与人有关,如人工保护、人工修复等。比如,“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

 

四、民生(人民)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原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释义:统治者如果乐于做民众喜爱的事情,民众也会与统治者同乐;统治者担忧民众担忧的事情,民众也会为统治者分忧。比喻:统治者与百姓其实是休戚与共的。

用法提示:成语“休戚相关”“休戚与共”“休戚是同”,也是这个意思。在公文写作中,像这种基调比较深沉凝重的古文语句,比较适合那种稍微庄严肃穆一点的场合。比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2.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出处: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原文:“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释义: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必须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比喻:要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绝不能做损害人民利益的事。

用法提示:所谓“民生无小事”,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说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事无巨细,而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重在“细”,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尤其是那些政府基层工作部门,遇到的大事小情非常之多,不仅自身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上级领导也要多多提醒。所以在表决心或者提要求时,“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之后需要详细说明,“兴”什么,“去”什么。

3.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议兵》。

原文:“好士者强,不好士者弱;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赏重者强,赏轻者弱。”

释义:民众齐心协力,国力就会变得强大;民众心不齐、力不协,国力就会变得衰弱。强调:人心要齐,国家才能强盛。

用法提示: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唯有“民齐”,才能国家强盛,才能战胜困难,才能打赢战争。当前,我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每一个“全面”都堪称“一场战争”“一场硬仗”。只有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公文写作中,说到这方面的时候,就可以顺着这个路子往下写。而句中的“人”,可以是一世之民,也可以是一国之民,还可以是一地之民。比如,“民齐者强,民不齐者弱。”我们要大力促进民心相通,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筑牢本组织发展的社会民意基础。

4.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出处:《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释义:人民应该去亲近,而不是去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形容人民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所谓“五子”,没有名字,指的是禹的五个孙子、启的五个儿子、太康的五个弟弟。本应继承王位的太康因为没有德行,被老百姓反感,最后国都也被后羿侵占。他的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水之畔,作了五首歌,此为其一。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能说出“民可近,不可下”这样的话,实属不易;至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简直就是“民本思想”中“民本”二字的来源。在公文写作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经常用到的话,与“民可近,不可下”一脉相承,不妨全都用上。比如,“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深沉情怀,身体力行,切实为百姓做实事。

5.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牧民》。

原文:“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

释义: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强调的是民心顺、逆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管仲这番话说得极为朴实,即使现在听来,也是铿锵有声。民心的得失总是在这一顺一逆之间,存之不觉,失之难为。纵观中国历史,古往今来,任何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都将取决于民心的得与失。得民心者民顺之,则四海来归;失民心者民逆之,则大厦将倾。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重点在民意、民心,人民是否满意、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等方面,用时需要注意区分。比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要在各自的岗位始终如一为民爱民,实实在在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努力办实事,做细民生工作,才能担负更大的重任,创造更大的价值。

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出处:清·朱柏庐《朱子家训》。

原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释义:吃的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到它们是来之不易的。穿的半缕丝半缕线,一定要想它们是来之不易的。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度,珍惜劳动成果。

用法提示: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从古至今,各家“家训”层出不穷,如我们最为熟悉的《颜氏家训》。不过《朱子家训》自有其独到之处,它是以家庭道德教育为主的启蒙教材,重在阐明修身治家之道。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民生不易、农民辛苦,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要忘了人民;或者用在生态建设方面。比如,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7.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出处:唐·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其十九》。

原文:“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释义:圣人不追求一己之利,他所要关心、救助的,是普天下的老百姓。“圣人”,不一定指贤明的君主,还可以是品格高尚的人。“元元”,指黎民百姓。

用法提示:这首诗的背景是武则天搜刮民财、广建佛寺,陈子昂义愤填膺,借上古仁德之君来讽诫当代君主是中国古代诗歌习用的传统手法。唐朝号称儒、释、道“三教并行”,但是佛教经常会“更胜一筹”。除了武则天,唐朝还有很多皇帝都是嗜佛如命。如唐宪宗,韩愈还为他专门写了一篇《论佛骨表》。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强调我们应学习和效仿古之“圣人”,绝不为一己谋利,而是处处关怀和扶助善良的平民百姓。比如,“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要有忧党的意识、忧国的情怀和忧民的意识,实现为党分忧、为国家分忧、为老百姓的幸福谋利益。

8.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

原文:“陛下尚能容亡功德者甚众,曾不能忍武等邪!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

释义:应当把天下人的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不能一意孤行、只求自己快乐。比喻:要摒弃私欲,为人民服务。

用法提示:鲍宣是西汉哀帝时人,以上疏直言、抨击时政闻名,王莽即将篡位时,自杀,时年三十三岁。班固的这句话本于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以百姓之心为心”,治理天下的人必须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和支持;要想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得到天下人之心。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应该作为严肃的要求而出现,尤其是“不得自专快意”,可以指谨慎用权、洁身自好等方面。比如,作为领导干部,“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要想天下人之所想,急天下人之所急,爱民、惠民,时时想着人民,事事为人民着想。

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九章》。

原文:“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释义: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这里的“圣人”,是老子理想中的执政者。

用法提示:老子一面推崇圣人,救民水火,一面又高呼“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因为这两种思想自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当用天下之心为心”,强调领导干部要懂得换位思考。比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各级领导干部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0.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出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原文:“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释义: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像火烧似的焦急。形容与万民同哀乐,衷肠热烈。

用法提示: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中的“极品”,是他“诗史”中的第一首长篇作品。当时,杜甫刚被授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从西安(京)去蒲城(奉先县)探望妻儿,路上的所见所闻使他动笔写下了这震古烁今的五百字。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一个要求,即“时刻把人民福祉放在心上”“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凡是与人民、民生有关的内容都可以用。比如,我们应该把“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作为对自己的要求,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1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处:唐·刘禹锡《乌衣巷》。

原文:“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释义: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时,飞进了平常百姓人家。现在多比喻:不再有所谓的“特权”,强调一种“普及”的状态。

用法提示:《乌衣巷》是刘禹锡《金陵五题》之一,也是其中最为人所欣赏的一首。东吴时期,孙家禁军驻扎于此,由于军士皆穿乌衣,所以这里先叫乌衣营,后改称乌衣巷。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表示,以前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现在尽人皆有,如高度发达的科技、愈益完善的制度等。比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天不仅领导干部有领导力,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有领导力,要有首创精神。

12.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出处: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子路第十三》。

原文:“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便见仲弓与圣人用心之大小。推此义,则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释义:一种心可以导致亡国,一种心可以使国家兴盛。这两种心只是公与私之间的一念之差而已。强调:一心为公,可以兴邦。

用法提示:仲弓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由他和孔子的对话,朱熹得出了“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这个道理。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与“立党为公”等相关问题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将“立党为公”写进党章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将公心放在极为重要的高度加以强调。比如,“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13.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出处:清·魏源《默觚·治篇》。

原文:“江河百源,一趋于海,反江河之水而复归之山,得乎?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释义:鞋子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合脚;治理的方法不必相同,期待的是它能有利于人民。比喻:重要的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用法提示: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不一定要多好,最重要的是合脚。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用法有很多,前一半可以单独用于精准施策、因事制宜方面;整句用的意思则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无论是选择道路,还是出台政策,皆是如此。比如,“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人民的道路。

14.坐待甘霖降,群黎各遂生。

出处:明·于谦《望雨无寐晓起偶题》。

原文:“闻鸡推枕起,曙色渐分明。树映旌旗影,风传鼓角声。云霓常在望,天地岂无情。坐待甘霖降,群黎各遂生。”

释义:只等老天降下雨来,那样百姓才能维持他们的生计。形容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用法提示:那时,天只要一不下雨,于谦就睡不着觉,甚至比农民还要着急。所以他后来被英宗处决的时候,“天下冤之”。宪宗的时候,于谦得以沉冤昭雪。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在与民生有关的文章中,要求大家心系人民、关注民生。比如,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应常怀“坐待甘霖降,群黎各遂生”的忧思之心。

15.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出处:明·于谦《望雨》。

原文:“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旱魃剿除消沴气,神龙鼓舞起灵湫。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释义:我要把天上银河之水导引下来,散泼成及时雨润泽全国大地。形容一种一心为民的大无畏精神。

用法提示:又是于谦“望雨”,有些人不禁要问了,明朝是总也不下雨吗?不过,这次于谦没有“坐待”,而是发挥想象,要把银河给弄下来。在公文写作中,“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和“坐待甘霖降,群黎各遂生”的用法几乎相同。比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常怀“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的为民之情。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出处:战国·屈原《离骚》。

原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释义: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彰显一种心忧家国、情牵百姓的高尚品格。

用法提示:《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开创了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甚至就连《史记》也沾了它的光,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可以用于提醒领导干部、民政工作者等,要常思民生之多艰,做事行事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者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一联还可以用在写于端午节前后的文章中,并与民生问题相结合。比如,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天悯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

17.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出处:唐·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原文:“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释义:民众大多饥寒交迫无力救,一人独享荣华没什么好心情。形容一种与民同忧、与民同乐的博爱情怀。

用法提示:白居易还挺能“做新衣服”的,他还有一首《新制布裘》,思想内容都和这一首大同小异。“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一句亦是脱胎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提醒广大领导干部,自己在吃好穿暖的同时,还要想想那些有困难的群众,所以,这联诗也可以用在扶贫方面。比如,“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政府部门不是万能的,有该管的和必须管好的事,也有一时之间管不好的事。正因如此,化解当地贫困难题,需要各方协力同心。

 

五、合作(外交)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路》。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义: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用法提示:“和”与“同”,看似意思相近,其实恰好相反——但也仅限于此处而已,凡事不能太过片面,比如“同”与“异”相对的时候,我们就要“求同存异”。1955年,周总理在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的伟大方针,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认同和赞赏,促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后来成为处理复杂关系、解决复杂矛盾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模式。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于人与人之间、企与企之间、国与国之间,强调应该扩大共同点、正视不同点。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双方都应该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也要坚持原则,不必事事都苟同于对方。

2.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夏侯玄传》。

原文:“夫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顺从乃安,此琴瑟一声也。”

释义:美食佳肴,在于能够调和各种不同的滋味。比喻: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用法提示:“上下之益,在能相济”的对象是上级和下级,可以是人或者部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对象是内部和外部,如我企与他企、我国与他国。人与人、国与国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化,但是彼此间要开放包容、和谐共处,就如同做一道美味的羹汤,需要有各种滋味的调和。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我们要积极地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应让文明差异成为冲突的根源,而应使其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应用场合最好是大型的会议、仪式、活动、赛事等。

3.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出处: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原文:“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释义:只要彼此相知,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像邻居一样。比喻:一见如故,重在相互了解,而非距离远近。

用法提示:古人总是试图用一种心理状态去跨越时空的隔阂,除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还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而这跨接时空的,是中国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既能用于朋友之间,也能用于国与国之间。在公文写作中,“万里”是虚指,只要是不经常进行合作的伙伴都可以用,如在签约仪式上的讲话,或者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用这句话很能拉近双方的关系。比如,“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孕育了“走出去”的伟大战略,一直以来,我们双方在不断的合作干事中,深化友谊。

4.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出处:东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原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

释义:如果两人志趣相同,他们就不会因为有山海的阻隔而感到彼此距离很远。形容志趣相同的人,距离再远也不觉得远。

用法提示:我国和那些朋友国家,为了构筑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走到了一起,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走到了一起。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在公文写作中,除了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可以用到这句话,尤其是在函这种公文中,强调双方的共同点,如既得利益,或者是长远的发展目标。比如,古人云:“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今日,我们汇聚一堂。

5.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出处:三国蜀·谯周《谯子法训·齐交》。

原文:“语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必得其人,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释义:如果得到了正确的交友之道,即使千里之远也可以同心交好,做到友谊牢固如胶似漆,情谊坚定堪比金石。比喻:找准合作之道,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中的“交得其道”比较重要,不仅能够与这一类中其他语句相区分,还能帮助我们找准其运用场合。比如,“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只有找准合作之道,才能不断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与会各方关系的全面发展,为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6.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出处:北宋·欧阳修《朋党论》。

原文:“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释义:和衷共济,从未改变,齐心协力共同成就事业,这才是君子交朋友的方式。比喻:君子之交,善始善终。

用法提示:“同心共济”“始终如一”,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中国国际交往的原则和立场。国之交如是,人之交亦如是。君子之交在于同心同德,只有以共同的理想追求凝聚在一起,共同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奋斗,才能和衷共济、众志成城,锻造牢不可破的坚强团队。在公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最为适用的对象是长期合作伙伴。如果是初次合作的场合,需将其用在文章中的“展望未来”一段,以期进一步的合作。

7.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

原文:“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言必或传之。’”

释义:凡是交往,与身边的朋友交往一定要相互信任,与远方的朋友交往一定要忠于自己的诺言。形容无论近交还是远交,都要有诚信和忠实。

用法提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就是信任,只会猜忌的朋友关系是不可长久的。扩大到整个国际交往中,中国针对周边国家提出了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于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双方既可以是“近交”,也可以是“远交”——这一远一近的相处之道,便是中国人的朋友观。站在台上说出这番话来,既能体现己方的诚意,更能展示己方的自信。

8.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出处:近现代·冯友兰《西南联合大纪念碑文》。

原文:“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此其可纪念者二也。”

释义:五种颜色交相辉映,互相映衬更加彰显,八种声音一起合奏,最后是和谐且平缓的。比喻:各方互不妨碍,并且互相促进。

用法提示:抗日战争结束后,西南联大举行结业典礼,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北上之前,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已使三校“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为纪念这段光辉历程,勒石立碑,“以此石,象坚节,纪嘉庆,告来哲”。相处好了,“五色”也能炫目,“八音”也能和谐。在公文写作中,用到这句话的情况多种多样,所谓合作,并不是只有双方,还有多方。当然了,也不一定非要五个、八个的,两个以上基本上就可以引用这句话了。

9.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万章下》。

原文:“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释义:交朋友,交的是品德,不能够有什么倚仗。比喻:朋友,应该以德相交,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用法提示:古今一理,今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不难想见,因权势、利益、好处这些外在因素而走在一起的人,一旦外在环境有所变化,如权利尽绝,“交情”自然淡漠了——这还算是好的,反目成仇的例子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也比比皆是。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既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可以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比如,古人云:“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要想友谊天长地久,就要遵循朋友间的相处之道,不能“以利为本”,有所挟持。

10.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出处:明清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作者、编者皆不详。

原文:“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释义: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才是满园的春天。比喻:双方之间,斗则两败俱伤,和则相安久存。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国与国之间,也可以用在地域合作方面;而由这句话引申出的成语“百花齐放”,不仅和“百家争鸣”一起构成了长期以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重要指导方针,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待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开放包容的态度。

11.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原文:“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

释义:送信的、传达命令的,每月都不断。真实记录了我国与外国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繁盛的景象。

用法提示:这句话说的是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在历史上的长期交往,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丝绸之路”。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等精神薪火相传。在公文写作中,说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这句话可以变相地“古为今用”。比如,我们应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既登高望远,也脚踏实地,让“一带一路”建设尽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重现“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繁荣景象。

12.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

出处:唐·孟郊《答姚怤见寄》。

原文:“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贤哲不苟合,

出处亦待时。而我独迷见,意求异士知。如将舞鹤管,误向惊凫吹。”

释义:尽管太阳和月亮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光辉,却都能对人类世界带来好处。比喻:虽有不同,但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

用法提示:在古人的宇宙观里,太阳和月亮在同一片天空中运行,虽然轨迹不同,但是彼此都互相尊重对方的“起居”。同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正因为有了差异才变得美丽。在公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话的侧重点,它承认双方的不同,但是强调各有各的优点,能够优势互补。比如,“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国与国之间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处理存在的差异,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

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现在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有成语“不亦乐乎”。

用法提示:古时“朋友”一词,和现在的可不一样。现在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但在古代,同门、同师为“朋”,同道、同志为“友”。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是朋友,也称“同学”。而“自远方来”,既可指少时同门之友久别之后重相聚,亦可指未曾谋面之人因倾慕而相会;可以是同辈之间的惺惺相惜,也可以是师徒之间亦师亦友的密切结合。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强调君子友朋之多,而在于凸显真诚求道者相互间的巨大吸引力:虽远隔千山万水,亦能彼此吸引。可用于国内跨地域合作、跨国合作等,但一定要是作为东道主的那一方用。

14.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

原文:“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壹”亦可作“一”。

释义: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比喻:和睦相处,但又不求一致。“以水济水”是一个成语,贬义,比喻用重复别人的话来附和别人,毫无帮助。

用法提示:这句话其实就是“和而不同”的“加长版”,如果常用的用够了,不妨用用这个不常用的。在公文写作中,处理各方“关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这句话作为反问式的比喻,就像演奏音乐,乐器、演奏者、感情、旋律、歌词都要有,才能相辅相成。比如,“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对待不同地区的文化,对待不同国家的文明,我们需要有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释义:四海之内都有知心朋友,远在天边就好像近在眼前。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亲近。

用法提示: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首,溺水而亡时,年仅26周岁,可以说是英年早逝、天妒英才。他的作品也不算多,但却留下了很多上乘之作和千古名言。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抒发乐观豁达情感,适合国际或远距离的合作。比如,目之所见,皆是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例证,是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实诠释。再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相距遥远,但是我们的友好历史却源远流长。

16.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国风·郑风·风雨》。

原文:“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释义:既已见到意中人,心中怎能不欢喜?现在多比喻:与志同道合的人相见,心中欢喜。

用法提示:《诗经》中的好多诗都是“一诗多解”,这首《风雨》也不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君子”在那个时代,可以是可敬、可爱、可亲之人,含义不定。所以这首诗,既可以是妻子乍见久别的丈夫时的喜悦心情,也可以是两位志同道合的人相见后的欢喜之情。在公文写作中,我们不妨用后者,用来表示对对方的充分肯定之意,对合作的积极态度等。比如,“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

17.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小雅·菁菁者莪》。

原文:“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释义: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悠悠。现在多用来形容欢迎、宴请嘉宾时的欢乐场面。

用法提示:这首诗和《风雨》一样,也是“多解”,有贵族宴宾客之说,也有乐见育才之说,还有爱情诗之说。尤其是朱熹,他认为“此亦燕饮宾客之诗”。在公文写作中,“既见君子,我心则喜”与“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没有什么区别,可以通用。比如,“既见君子,我心则喜。”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人类追求和平发展的共同梦想,是永恒不变的。

18.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出处:清·孙星衍自题联。原联:“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莫放春秋佳日过”典出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最难风雨故人来”典出杜甫《秋述》。

释义:不要白白浪费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最难得的便是在风雨之日还有朋友来。比喻:真正的朋友,可同喜乐,也可共患难。

用法提示:孙星衍既是藏书家、目录学家,又是书法家、经学家,他读了不知有多少名家作品,这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写出来的对联,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信手拈来。在公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断句,不是“最难风雨”“故人来”,而是“风雨故人来”“最难”,再加上前一句,体现的是一种真正的友谊。比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这次会议对于双方之间的深化沟通、加强协作、促进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推动双方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迈上新的台阶,为推动双方的和平、稳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9.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释义:你我之间相隔千万里,就好像我在天这头,而你就在天那头。比喻:双方距离遥远。

用法提示:这首诗主要反映了一位思念丈夫的妻子的离愁别恨和微妙心理,是《古诗十九首》中比较有名的一首。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衬托双方相见的不易和对此次相见的重视:即使相隔遥远,我们还是一起共谋发展。比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部级官员及地区组织负责人出席参会,这昭示着“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全球性的、信息丰富的提议。

20.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原文:“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释义:凡是车船能行驶到的地方,人迹能到达的地方,苍天能覆盖的地方,大地能承载的地方,日月能照到的地方,霜露能降下的地方。形容“至圣之道”的广博如天、深厚如渊。“队”,通“坠”,降下。

用法提示:什么是“至圣之道”呢?需要做到五个方面: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齐庄中正和文理密察。只要奉行“至圣之道”,才能声名远播。在公文写作中,这一长句可以用来形容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对象可以是某件事情、某个政策、某种做法,等等。比如,“一带一路”倡议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大凡“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希望都能从中得益。

21.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原文:“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其后益习而衰少焉。”

释义:道路上的使者可以互相看见,往来做买卖的商人没有断过。描绘的是丝绸之路上使者、商旅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繁华景象;也可形容一个地方经济的繁荣。

用法提示: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友谊之路,它开启了中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通过古丝绸之路,中国与其他民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不断的交流中,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在公文写作中,在说到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内容时,引用这句话毫无违和感。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学习时间 写作素材积累 公文写作诗词宝典——形势篇 https://guidebook.top/167.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