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风气主题实用古语集锦(16条)

2024-08-14 0 1,026

写材料风气主题实用古语集锦(16条)

 

1.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出处:唐·王勃《上刘右相书》。原文:“虽复体元立教,眚灾耀知远之书;顺时宰物,宥罪发精微之典。而况浇风易渐,淳化难归?”

释义:轻薄浮靡的风气很容易蔓延,淳厚质朴的习尚很难恢复。意在提醒:对浮薄的风尚应防微杜渐,在轻薄浮靡之风刚开始时就将其刹住。

用法提示:好风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共同努力、长期作用的结果。这个道理众所周知,但是如果平铺直叙地说出来,印象不够深刻,也没有多少美感。在公文写作中,用这句话“起兴”,除了一箭双雕,还能体现作者的真情实感。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劝学》。原文:“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释义: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就能得到健康成长;处在污秽的环境里,就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用法提示:这句话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近,但范围不同。“蓬生麻中”一句是讲大环境,讲整体风气、氛围。一般来说,大环境好了,人自然也就好了;相应地,大环境的塑造,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这句话,可以从这两方面去运用。

3.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释义:为政者行为端正做出了表率,谁还敢不端正呢?比喻:好的风气需要上面带动下面。

用法提示:正,是一种当政者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政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一个“正”字。在上者必须“正”字当头,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以上率下,形成良好的作风。

4.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杂言》。原文:“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释义:和品行优良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这是因为已经和香味融为一体了。比喻:好的环境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好。有成语“兰芷之室”,或作“芝兰之室”。

用法提示:兰草与白芷,都属于香草,是屈原的最爱。《离骚》中有:“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兰草与白芷也是好人、善人、贤人的代名词,这种人多了,大环境自然就好了。相应地,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一个地方要实现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生态。而且,政治生态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要“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5.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杂言》。原文:“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释义:和素质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进了卖渍鱼的店铺,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变臭了,也就不觉得渍鱼是臭的了。比喻:坏的环境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坏。成语“鲍鱼之肆”便是由此而来。

用法提示:“鲍鱼之肆”有多臭呢?据说秦始皇在巡游的路上去世,赵高、李斯等人心怀鬼胎,秘不发丧。但是当时正值夏天,他们怕被人闻到尸体腐烂之后的臭味,便买了许多咸渍鱼堆在车里,以掩盖尸体的味道。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时下的网络环境。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就是“兰芷之室”,用不好就是“鲍鱼之肆”。站在监管的角度,要对那些乌烟瘴气、不健康的信息进行及时屏蔽,要对散播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平台进行严加打击。站在供给方的角度,要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来推送内容。

6.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原文:“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今俗吏所以牧民者,非有礼义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独设刑法以守之。”

释义:全国各地风俗教化相同,九州方圆政令贯通划一。形容国家万众一心。

用法提示: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是做不到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党组织要发挥作用。各方面党组织应该对党委负责、向党委报告工作。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坚定信心、展望未来。

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出处:元·王冕《白梅》。原文:“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释义: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同。比喻:不同流俗。

用法提示:王冕对于梅花可谓是“情深似海”,不是墨梅,就是白梅,因此被后世称为“梅痴”。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与“出淤泥而不染”相互替换着用,都表示:好的风气我们要积极接受,坏的风气我们要坚决抵制,不管别人如何,先管好自己。比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千方百计地想办法使我们党自身“硬起来”。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出处: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释义: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比喻:安贫乐道。

用法提示:黔娄是战国时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道家学,曾著书四篇,取名《黔娄子》。他虽家徒四壁,但洁身一世,正是陶渊明的偶像。“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不仅是黔娄,也是陶渊明。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党员干部和那些身在重要岗位上的工作者们的一条标准或者要求,要求他们不怕物质上的贫困,只怕自己信念不坚,只怕社会风气不好。比如,知识分子需要不断完善人格与精神操守,只有秉承古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洁,才能不为利益所惑,坚守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滕文公上》。原文:“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

释义:上面的人有什么喜好,下面的人常常仿效,而且往往搞得更厉害。形容上行下效,影响深重。

用法提示:这个道理是孟子前后很多人的共识,《礼记》中说过,《墨子》中说过,《资治通鉴》中也说过。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也常被写作“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对象当然是“在上”之人,领导干部自不必说,也可以是家长、教师等对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人。比如,“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加强作风建设,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带头意识,时时处处严要求、作表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10.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

出处:北宋·苏辙《论台谏封事留中不行状》。原文:“然臣闻帝王之治,必先正风俗。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

释义:风俗环境已经充满正气,那么即使是中等以下的人也会自勉向好的靠近;周围环境败坏了,就算是中等以上的人也会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形容风气对人的影响。

用法提示:苏辙远没有他的哥哥苏轼的名气大,但是他谨慎持重,在政治这条路上,却比苏轼走得远,最后成了副宰相。苏辙的文章写得还是相当不错的,不然也不会被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风气是如何形成的,而是说风气对于大多数人的重要性。比如,“风俗既正,中人以下,皆自勉以为善;风俗一败,中人以上,皆自弃而为恶。”所以,管理国家,“必先正风俗”,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

1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里仁》。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释义:财富和高官显爵,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但对有道德的人来说,如果它们来路不正,就不要它们。形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用法提示:由此可见,孔子并不反对追求财富,他认为“欲富恶贫”是人的一种共同的普遍的倾向,他考虑到了“欲富恶贫”的人性前提,承认人们追求财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在公文写作中,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很人性化的道理:我不是反对你获取钱财,要求你一直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说钱财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比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必须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出处: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岳飞传》。原文:“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释义:文官尽心国事,不贪财物,武将保卫江山,不怕牺牲,天下就太平了。形容文武官员能达到这种境界,天下自然太平。

用法提示:岳飞不仅会行军打仗,而且他对整个宋朝的弊端也有深刻的认识。在公文写作中,在说到一个地方各级、各部门的整体官

员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最为合适,要求大家各司其职、忠于职守。比如,“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要把不同改革责任主体的责任划分清楚,落实到位,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配合。

13.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至公》。原文:“彼人臣之公,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忠于事君,仁于利下,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党,伊吕是也。’”

释义:办理公事的时候,不考虑经营家里的私事;在办公的地方,不谈论生意经。比喻:给公家做事,不能考虑个人的事,不能讲私利。

用法提示:《说苑》也叫《新苑》,是一部古代杂史小说集,里面有的是刘向写的,有的是他收集整理的。后来渐渐散佚,又由北宋曾巩再次搜辑。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要求公职人员恪尽职守、公私分明,不能公私不分,甚至中饱私囊、以权谋私。比如,“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都要坚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绝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14.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出处: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原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释义:一根丝,一粒米,都关系到我的名誉节操;一厘钱,一毫争,都是民脂民膏。少收一分,老百姓受惠就不止一分;多取一文,我的为人就不值一文。

用法提示:张伯行被誉为“天下清官第一”,谥号为“清恪”,是后世官员理应学习的楷模。在公文写作中,这段话可以用到“民之脂膏”一句,也可以全用,重在提醒党员干部,不要在“小节”上疏于防范,一丝一粒、一厘一毫积攒得多了,便是贪;还可用以提醒领导干部“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要因小失大。比如,“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贪腐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

1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出处:北宋·苏轼《赤壁赋》。

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释义: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 原文:“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形容一种觉悟,用以规范自己的行为。

用法提示:这是宋神宗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时所作,记叙了他与朋友们月夜泛舟、畅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因为后来苏轼又游赤壁,写了一首《后赤壁赋》,所以《赤壁赋》也叫《前赤壁赋》。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一条规定,即不是自己的,就不要伸手,就连一毫的东西都不要拿,不然积少成多,悔之晚矣。比如,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而这样的滑坡和动摇,往往是从小事开始的。所以我们要记住,“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6.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

出处:唐·陶翰《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原文:“志士固不羁,与道常周旋。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褐衣东府召,执简南台先。雄义每特立,犯颜岂图全。”

释义:当他身处高位时,能够受到人民的敬仰;退位之后,也能心平气和。形容一种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

用法提示:陶翰这个人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他的边塞诗写得非常好,一句“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为他吸引了无数的粉丝。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作为一条要求,希望能够形成这样的一种风气:在其位时,便谋其政,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事;不在位时,便两袖清风,晏然处之,不留遗憾。比如,“进则天下仰,已之能晏然。”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

17.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出处:商·姬昌《周易·家人》。原文:“象传:‘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释义:君子说话有根据,有实在东西;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比喻:言行有明确的目标,以诚信为本,坚定忠实地履行诺言,使自己的言行相统一。

用法提示:说话要有实际内容而不能假、大、空,要有实际内容就必须实实在在地对事物做一番调查研究;做事应该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就必须意志坚强,心志专一。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批评那种言之无物、行动无常的人或者现象,也可以作为一条标准、一条要求,用来教育青少年或严肃党内生活。比如,“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理应是社会的楷模,其德行善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所以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物,行止有常。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学习时间 写作素材积累 写材料风气主题实用古语集锦(16条) https://guidebook.top/315.html

常见问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