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诗词宝典——治理篇
目录
一、民心民意(群众)
二、舆论(宣传)
三、困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四、扶贫(民生)
五、预备(忧患意识、提前谋划)
六、人才(干部工作)
七、奋斗
一、民心民意(群众)
1.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
原文:“(商)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释义: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国家治理的状况。比喻:国家治理得好不好,要看民众满不满意。“不”,通“否”。
用法提示:人民常常被比作载舟的水,喻为种子生长的土壤,视为树木枝叶的根本。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尤其适用于政府部门的公文,因为一个政策制定得好不好,一个方针执行得好不好,都要用事实来说话——而这句话,便是用来引出“论据”的。比如,“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既是提醒,更是鞭策,××方针、制度、政策等试行得如何。
2.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
出处: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王涣之传》。
原文:“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事无今昔,唯当为贵;人无同异,唯正是用。”
释义:要谦虚诚心地听取公众的意见,不论言辞是逆耳的,还是恭顺有礼貌的,只要是正确的都应当听从。比喻:要以虚心的态度,公正地听取不同的意见,无论是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都要以实事求是的方法和态度去对待。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站位就比较高了,而且不算易懂,属于生僻用典。比如,“虚心公听,言无逆逊,唯是之从”体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应有的胸襟,我们应该认真听取和积极采纳党内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出处: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魏徵传》。
原文:“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释义: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优缺点与得失处。另有,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魏徵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鉴”,即镜子。这两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前者常见,后者不常见。
用法提示:“以人为镜”,(帝王)任用一个贤良的大臣来劝诫他;“可以明得失”,(帝王)就可以了解他所有的政策的得与失,进而去修正过失。唐太宗说他有这三面镜子,魏徵死了,也就坏了一面镜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一个贤明的领导者一定是非常惜才、爱才的,他才能够赢得下面的人对他的信任。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群众路线”上。
4.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
出处:清·张廷玉等《明史·骆问礼传》。
原文:“士习倾危,稍或异同,辄加排陷。自今,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众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则公论日明,士气可振。”
释义:在讨论国事时,只根据言论的正确与否来决定,而不是根据个人的喜恶来决定。形容领导在处理大事时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或者态度。
用法提示:这是明代人骆问礼上给明穆宗朱载坖奏书中的一段文字,这封奏书在当时及其后能够引起较大反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在奏疏中敢于讲真话,而且提倡讲真话、建诤言。在公文写作中,能用到这句话的时候太多了,比如,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广大知识分子要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做贡献,对国家大事要树立起“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的担当精神。
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出处: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上》。
原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释义: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比喻: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这也是一个成语。
用法提示:这是发生在西周时期的一段故事。周厉王实施暴政,任用小人,而且禁止国人批评朝政。召穆公听说了,便对周厉王说了上面那段话。但是周厉王并没有听,后来国人真的发起暴动,他则客死异乡。无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民群众归根到底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及其后面的故事可以作为一个反面的警醒,正面来说就是“广开言路”。比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历史的发展一再告诉我们:那些不把人民群众放在眼里的领导者,人民群众也不会把他们放在心里!所以我们需要听得更多、做得更好。
6.古者圣人以天下之耳目为视聪,天下之心为心。
出处:东汉·马融《忠经》。
原文:“古者圣人以天下之耳目为视聪,天下之心为心,端旒而自化,居成而不有,斯可谓至理也已矣。”
释义:古时候的圣人以天下所有人的所见所闻,作为自己的闻知;利用天下所有的人所想到的,作为自己所想到的。比喻:听百姓的声音,思百姓的诉求。
用法提示:“视聪”,指的就是目耳,看到的和听到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在公文写作中,凡是涉及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等内容的时候,都可以用到这句话。比如,“古者圣人以天下之耳目为视聪,天下之心为心。”我们还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听民声、顺民意。
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书解》。
原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诸子尺书,文明实是。”
释义: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启示: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人民当中去观察、听取意见。
用法提示:王充是我国古代少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之一,《论衡》更是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所以他的很多观点,都很适用于今天的情况。广大群众既是好政策的受益者,又是有些政策不落实或方向走偏的受害者,可谓地道的政策得失的亲历者、知情者、评判者。一个有作为的为政者应当懂得,从群众那里可以听到真实的舆情、为政的得失、不打折扣的批评。得悉了真实可靠的社情民意,才能知晓哪些政策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哪些政策是不受老百姓欢迎的。所以要常听、广听“草野”之声,并将其作为制定政策、完善工作的重要依据。
8.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原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
释义:大概各种东西不能处于平静的状态就会发出声音。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善于倾听,多看多想。成语“不平则鸣”即出于此处。
用法提示:韩愈不仅诗歌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现在很多成语都出自他的散文。除了“不平则鸣”,还有“焚膏继晷”“佶屈聱牙”等。“不平”是常有的事,因为绝对的公平,在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里,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社会进步的方向、文明前进的趋势,才使人们努力地去从人为层面构筑相对的公平、追求后天营造的公平。在公文写作中,可以将这句话视作警醒,警醒大家如果人心久久得不到相对公平的对待,就会人言鼎沸、物议沸腾。比如,“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我们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出处:唐·白居易《七德舞》。
原文:“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释义:为什么成就功业治理好朝政这么快,是因为像把心放在了他人的腹中一样真心待人。有成语“推心置腹”,不过不是出自这里,而是出自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用法提示:“七德舞”是唐代的一种宫廷乐曲,相当于后来的“词牌名”。白居易写过很多关于君王的诗,李世民、李隆基都是他笔下的常客。这首诗是赞颂李世民英名贤德的,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之情。在公文写作中,用古代的圣人、君子来激励今天的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是常见的“套路”。比如,“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推心置腹,真心待人,古人可以这样做,今日公仆也应该这样做。各级领导要与群众结友交心,赤诚相见。
10.善为国者,顺民之意。
出处:西汉·刘向等《战国策·齐策五》。
原文:“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
释义: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顺应老百姓的意愿办事。强调:解民忧、顺民心、得民意。
用法提示:苏秦以“合纵”之策游说六国,这是他到齐国时对齐湣王说的话。虽然后来苏秦得以佩六国相印,却仍客死他乡。不过,《战国策》保留了很多苏秦的“外交辞令”,让我们得以一窥战国时期纵横策士的风采。在公文写作中,“顺民之意”这个道理很常见,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宣传和强调,只是别总用一句就好了,多多积累,用时即取。比如,“善为国者,顺民之意。”决策要顺民意,服务要赢民心。
11.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观行》。
原文:“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释义:眼睛离开镜子,人就不能修整自己的胡须和眉毛;人们离开道义,就不会发现自己行事的失误和偏颇。比喻:人要借助外物来认识自己。
用法提示:自古以来,人都是“短于自见,短于自知”。正如韩非所说,所以我们才会需要镜子和道义,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中的“目”和“道”可以被赋予适当的对象,如群众是否满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取得良好的效果等。比如,“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社会监督。
12.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出处:当代·朱惠民所撰楹联。原联:“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释义:一个为官的人是否真的有政绩,是否真的被老百姓所夸赞和爱戴,要在退位以后人们的闲谈中才能知道,而不是在位的时候。
用法提示:这一联可以用来提醒大家要注意自己的名声,事情做得好与坏,只有群众知道。比如,“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为“官”一任,就要尽到造福一方的责任,要时时刻刻为百姓谋,不能为自己个人谋,常思常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
1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原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释义: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现在多比喻:不忘根本,每个人都会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
用法提示:“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动物本能的表现。这两句诗托物寓意,意指胡马和越鸟尚且如此,丈夫怎么会不思念故乡呢?在公文写作中,这两句诗可以用在与少数民族有关的文章中,其对象可以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教育等,后面或是阐释多民族一家亲的道理,或是要求对其多多考虑、多多保障。比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每个民族,不分地域、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14.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离娄上》。
原文:“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释义:真心为老百姓做事,得到百姓也就是人民的支持就可以得到天下,反之则相反。强调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对孟子那段话的继承与创新。在公文写作中,我们不妨就用这个“最新版”。正所谓:一个政党能走多远主要不在于人数的多寡,关键在于能否永葆初心。比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
原文:“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孔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释义: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强调人民的信任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论语》中这段很有名的对话叫作“子贡问政”。孔子的意思是,一个国家必然要粮食、军备充足,人民信任,如果非要去掉两个,那一定是军备和粮食。这里还有一个成语:“足食足兵”。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作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必要性,要求关注民生、关心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和肯定,用在扶贫方面当然也是可以的。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二、舆论(宣传)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不己知”,即不知己,不了解自己。表达了孔子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素养。
用法提示:孔子认为,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他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比如,他还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话。但孔子的话也要因时而异。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于体现宣传的重要性。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宣传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人家是否知道你,对你自己以及你的工作、事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如今,我们不但要了解别人,更要让别人了解自己,这便是宣传的出发点之一。
2.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原文:“臣(张仪)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众口铄金”一词最早出自《国语·周语下》。
释义:众口所责,虽坚如铁石之物,亦告熔化;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比喻:舆论作用极大,警惕负面舆论。
用法提示:“铄金”“销骨”当然只是夸张之辞,不过众口同声,确实可以混淆视听,黑白不分。我们都听过“三人成虎”的故事,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在公文写作中,“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主要是在说不好的舆论或负面新闻的危害,后面表述也可以从正面说,如占领舆论阵地,注重舆论引导等内容。
3.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郑风·将仲子》。
原文:“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释义:别人的闲谈议论,也能让人感到畏惧。比喻:背后的议论或诬蔑的话很可怕。
用法提示:据说,阮玲玉是第一个把这四个字连成成语说的人,“人言可畏”也成为她最后的遗言。鲁迅得知阮玲玉自杀的消息后,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论“人言可畏”》(署名赵令仪)一文,抨击当时的小报记者。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比较适用于网络舆论、“键盘侠”等有关方面,后面的内容可以是提倡正确使用手中权力,或是呼吁加强监管。比如,“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以暴易暴”从来都不是文明社会应该提倡的法则,“人肉搜索”更不是游走在网络监督与网络暴力之间的“双刃剑”。只有正规的途径和合理的方式,才是扬善惩恶的正确方法。
4.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出处:近现代·刘伯坚《带镣行》。
原文:“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释义:街上人围观一个带镣而行的囚徒,但我的内心却毫无愧怍。比喻: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用法提示: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刘伯坚:“刘伯坚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早期优秀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他既会带兵,又会作诗,可谓文武双全。在公文写作中,面对不好的评价、不利的言论的时候,这句话可以作为一根定海神针、一颗定心丸。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瞩目”并不是褒义词,而是看热闹的意思。
5.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出处: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梁甫吟》。
原文:“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释义: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一朝遭到谗言,两个小桃就杀死了三个勇士。侧面反映了“谗言”,即不好的舆论的巨大危害。
用法提示:《梁甫吟》又名《梁父吟》,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有一句“(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后世之人就认为《梁父吟》为诸葛亮所作,其实并不一定,目前这种说法存疑。“二桃杀三士”本是一则历史故事,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后来成了成语。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强调反面舆论以及谣言的巨大危害,之后的内容可以是舆情监测服务、舆情应对方案等相关建议和意见。比如,古有“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要有效提高各级各部门的网络舆情研判处置能力,增强应对网络突发事件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网络舆论环境。
6.文人之笔,劝善惩恶。
出处:东汉·王充《论衡·佚文》。
原文:“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释义:文人的笔,应该是用来劝人为善、惩戒恶行的。比喻:文章要有实际意义。这里的“文人”,指的是广义的文章的作者。
用法提示:王充是东汉思想家,具有一定的古代唯物主义特点。他认为,文章写作不是为了炫耀文辞之美,而是要达到“劝善惩恶”的目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对于文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的一条要求,要求文字应该体现作者的善恶观念,给予人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比如,“文人之笔,劝善惩恶。”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7.春秋笔法。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原文:“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释义:“笔”,是在原来《春秋》的记录上添加内容;“削”,是对原来《春秋》的记录进行删减。这是后人对司马迁评《春秋》的话的一个浓缩。
用法提示:“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一种文章写法,对今天的公文写作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在公文写作中,“春秋笔法”并不是指“骂人不带脏字”,而是要“惩恶而劝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比如,文章不必长篇大论,也不必花枝招展,应该更为注重使用“春秋笔法”,发微探幽、意含褒贬、微言大义、惩恶劝善。
8.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出处:唐·李绅《答章孝标》。
原文:“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释义:假的金子外面才需要用真的金子来镀,而真金子的外面是什么都不需要的。比喻: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
用法提示:李绅也是《悯农二首》的作者,每字每句,几乎都是切中时弊。章孝标也是唐代诗人,只可惜唐代的大诗人太多了,章孝标不算太出名。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作为一条底气十足的要求,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宣传,既不夸大,也不藏着掖着。比如,“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要坚持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
9.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出处:东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原文:“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释义:知识分子要想宣扬正确的思想,首先要读书,读懂并理解了精髓才能去做好。比喻:要想宣传好一件事情、一种思想,必须自己先弄懂、理解。
用法提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敌我双方情况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在“知彼”之前要先“知己”。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对宣传工作者的一条要求,要求他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变强,如此才能把宣传工作做好。比如,“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各级宣传部门领导同志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三、困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1.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出处:南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释义: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不然会使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比喻:困难处处都有,需要坚持不懈,时刻不能放松。
用法提示:“莫言下岭”一句既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也含有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这正像是对那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在公文写作中,“莫言”二字,可以作为自诫,也可以去提醒别人;“下岭”一词则表明“此时”不是最困难的时候。所以,这句话最好用在已经战胜困难但是还没有取得绝对性胜利的时候,提醒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清·郑燮《竹石》。
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依然那么坚韧挺拔。比喻:即便是在危难之中,也要刚正不阿、坚定乐观。
用法提示:郑板桥曾说过自己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现在看来,何止是天下人,还有后来人。在公文写作中,也可以往小了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前行路上总有苦难,甚至失败。这句话的作用,就很像是一颗定心丸,定心、鼓气。比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3.逢山开道,遇水叠桥。
出处:元·关汉卿《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原文:“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的家将:一个个顶盔擐甲,一个个押箭弯弓,齐臻臻摆列剑戟,密匝匝搠立枪刀;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也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释义:碰到山就开山铺路,遇到河就架设桥梁。比喻:排除一切艰险,顺利前进。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可以直接用这两句话来表达奋斗和实干精神。比如,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逢山开道,遇水叠桥”的奋斗精神,咬定“伟大梦想”不放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处: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释义: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比喻:遇到困难时,一种办法不行的话,就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也比喻:困难总有解决的一天。
用法提示:同为南宋诗人的叶绍翁曾评价陆游“天资慷慨,喜任侠”,陆游是一个非常积极上进的人,就算是写景叙事诗,也带有豪放不羁的意味。从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中,我们不难领悟到这样的生活哲理——人生变化发展具有某种规律性,在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用于加油鼓劲太合适了,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更可以是那些大事。比如,只要双方都有诚意和耐心,解决某问题就一定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一·兴五福,销六极》。
原文:“然臣窃闻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伏惟陛下欲纾人之忧,先念忧之所自;欲救人之病,先思病之所由。”
释义:善于消除灾祸的人,总是先查找灾祸的根由;善于调理疾病的人,总是先断绝疾病的源头。比喻:遇到问题,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用法提示:魏徴、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编写的《群书治要·鹖冠子》中有一个“魏文侯问扁鹊”的故事,扁鹊认为他大哥的医术最为高明,因为他大哥在人们未得病之前就给他们讲养生之道。所以说,真正高明的医生是教导人按着自然节律饮食起居,使人基本不得病。在公文写作中,凡是解决问题都可以运用同样的道理,尤其是反腐倡廉,需要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前行路上,还会有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要求我们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6.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出处:唐·李世民《赐萧瑀》。
原文:“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释义: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用法提示:如果后面再加一句,恐怕应该是“患难见真情”。所谓领导,所谓干部,从来都不只是一种身份,更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使命。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一种正向的激励。比如,“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国之“诚臣”要树立起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越是在关键时刻、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在艰苦条件下,越是要踏踏实实干工作,认认真真抓落实。
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处: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释义: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表现了一种勇往直前、一往无前的勇气。
用法提示:“从军行”也是古代一个比较流行的诗题,光是王昌龄一个人就写了七首,其他人还有南北朝的江淹,唐代的杨炯、李白等。诗中的“楼兰”不是实指,而是泛指进犯国家之敌,因为楼兰国早在北朝时期就已经灭亡了。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表示不战胜困难誓不罢休,也可以用在关于爱国的文章中;既可以作为排比句中的一句,也可以单独放在段首。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只要我们勠力同心,年终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处:战国·屈原《离骚》。
原文:“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释义:前面的道路又远又长,我将不遗余力地上上下下去追求探索。比喻:一种“趁天未全黑探路前行”的积极求进心态;也比喻:到达目的地之路虽然模糊不清,但“我”要不失时机探索而行。
用法提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现在一般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曼曼”,通“漫漫”。这句诗早已成为古往今来无数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了。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诗经常用于对真理的追寻,也常用于对答案的寻找、对理想的坚持。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这句诗也可以用作大标题,下面再加具有实际意义的小标题。
9.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原文:“青衿七十榜三年,建礼含香次第迁。珠彩乍连星错落,桂花曾到月婵娟。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应念衔恩最深者,春来为寿拜尊前。”
释义:玉石经过切磋打磨大多能成为宝器,长剑超脱被埋没的处境,便能成为倚天宝剑。比喻:只有经过困难磨难,才会更加出类拔萃。
用法提示:《唐摭言》是古代文言轶事小说集,里面记载的很多人物事迹基本上都属于“稗官野史”范畴,不过有些还是可补正史之缺。根据《唐摭言》的记载,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涣所作。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作为一个人成长的必然规律,鼓励大家不要气馁,勇于战胜困难。比如,“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我们正身处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再怎么苦怎么难,也绝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长征》。
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释义: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
用法提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历经了两年时间,辗转了二万五千里,虽是一场战略转移,却是一次伟大胜利。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放在一件事情开始之前,也可以放在一件事情结束之后,或者单纯地作为一种精神,给大家加油鼓劲儿。比如,“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能的。
1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出处:近现代·陈毅《青松》。
原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释义:虽然大雪压着青松,但是青松仍然挺拔笔直。赞颂了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
用法提示:陈毅曾以十二个诗题写了十九首诗,总称《冬夜杂咏》,最初发表于《诗刊》上,《青松》是其中的第一首。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鼓励大家,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比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这种蕴含于内的顽强力量、外化于形的坚韧气质,千百年来始终激励着中华民族不畏风雨、不屈不挠、砥砺前行。
1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出处:北宋·张载《西铭》。
原文:“富贵福祥,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艰难困苦”是对“贫贱忧戚”的发展。
释义:艰难和困苦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帮助人们达到成功。比喻: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如果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太普遍,也可以用它的原典,“贫贱忧戚,玉汝于成”。以前这句话的对象多是个人,现在多指民族、国家、国际关系这种大的概念。比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不畏艰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穿越风雨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这是历史的总结,更是现实的激励、未来的昭示。
13.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原文:“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释义:这些国家好比那大槐树下的蚂蚁一样吹嘘自己的国家有多强大,却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就像蚍蜉撼大树一样可笑!彰显一种意气风发、大义凛然的必胜信心。
用法提示:在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时候,苏联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郭沫若写了一首《满江红》予以回击,但无意间似乎把问题过分看重了些。毛泽东同志倒不那么认为,于是便有了这第二首《满江红》。在公文写作中,这两句词仍然可以用于国际关系中,其对象还可以是某些反动势力,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比如,“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各种敌对势力总是幻想着在我军这座钢铁长城上打开缺口,千方百计对我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不仅是徒劳无功,反而会让我们更加团结。
14.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出处:三国魏·徐干《中论·修本》。
原文:“夫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君子自强其所重以取福,小人日安其所轻以取祸。”
释义:道路不险,就不能知道马的优良;任务不重,就不能知道人的德行。比喻:越是艰难险阻,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德行与才干。
用法提示:徐干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比较弱,但他在当时的才名还是不容小觑的,不然曹丕也不会将他列为“建安七子”之一。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鼓励大家正视困难,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还可以用于人才培养、干部历练等,“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年轻干部应该加强基层磨炼,强化实践历练,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有些干部,看简历有基层工作经历,但并没有经过实实在在的磨炼。
15.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出处:北宋·曾巩《咏柳》。
原文:“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释义:不要以为柳絮飞扬,能够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比喻:恶势力终究不会长久。
用法提示:“柳”这种植物很多人都“咏”过,从南北朝的萧纲、沈约到宋朝的曾巩、王十朋。曾巩这首与其说是“咏柳”,还不如说是“骂柳”,借柳絮骂那些势利小人。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形容邪不压正,阻碍发展的事物终将会烟消云散,鼓励大家坚持到底,坚持到“天地有清霜”的时候。
1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劝学》。
原文:“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释义: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比喻: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用法提示:木有绳,金有砺,人也需要打磨,即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省,以及不断地接受检查、巡视。人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省察,才能睿智、明达而无过失。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检查报告、迎检讲话中,或与规章制度、培训教育有关的文章中,强调人才需要学习和磨炼,党员干部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学习观念、纪律意识等。比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党的规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17.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出处:当代·王宝池《劝学》。
原文:“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偶奇观。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书山妙景勤为径,知渊阳春苦作弦。风流肯落他人后,气岸遥凌毫士前。”
释义:自古以来,凡是做成大事的英雄豪杰都是经历过很多磨难的,而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很少有人能成就大事的。比喻要经过磨难才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用法提示:这是当代人写的古体诗,“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改自古时的一句俗语“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既可以用于鼓励“寒门子弟”,也可以用来劝说“朱门子弟”,对象也可泛指,但是年龄不能太大。比如,现在有的同学喜欢比吃穿、比豪车、比父母,错了。“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1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处:《警世贤文·勤奋篇》,当代书籍,编、作者皆不详。一说出自《俗语》(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
原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释义: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比喻: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极为著名的励志格言,广为人们传诵引用。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需要经历逆境,那是敢逆水行舟者走向柳暗花明的必要旅途;我们需要敬重苦难,那是命运赐予能负重前行者走进成功之门的昂贵入场券。
19.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出处:明·王阳明《传习录·陆澄录》。
原文:“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释义: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在具体事上磨炼,才能立得住;没事的时候平静,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平静。比喻:历事才能练心,在事上磨炼,内心才会拥有强大的力量,个人才能真正成长。
用法提示:《传习录》中都是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很有价值。“传习”一词源于《论语》中曾子的那句话:“传不习乎?”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对象最好是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干部,学历相对较高、书本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所以“须在事上磨”可以作为一句教导、一条要求。比如,“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面对矛盾和问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才能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20.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出处: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原文:“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释义:好的树木最后一定能成为栋梁,而纯钢不会作为渔钩这样卑微的东西被使用。阐释了一种端正的思想、一种刚直的品行和修身的原则。
用法提示:端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尤其是从宋朝以来,更是人人欲得。端州,就是现在的广东肇庆,包拯曾在这里担任过知州。在任期间,包拯严格规定只按进贡需要数额限额交纳,还留下了“不持一砚归”的故事——这便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鼓励别人“不宜妄自菲薄”,类似“乾坤未定,你我皆为黑马”,对象应该是晚辈或者后生。比如,“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相信大家都是好苗子,大家也要相信自己是“纯钢”,应该树立远大抱负。
四、扶贫(民生)
1.同舟而济……相救也如左右手。
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兵法·九地篇》。
原文:“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释义:(吴人和越人)坐一条船渡河,遇着大风,互相救助就如同左右手那样。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渡过难关。
用法提示:别看这句话不长,字数也不多,却包含着两个成语:“同舟而济”(常作“同舟共济”)和“如左右手”。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似乎也可以放在“团结”或者“合作(外交)”条目之下,但是这句话适用的情况更偏向于“患难”,而不是“富贵”。而且,凡是与公益、扶贫、援助等事相关的内容,都可以用到这句话。比如,“同舟而济,相救也如左右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是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尽快补上,否则就会贻误全局。
2.为国者,以富民为本。
出处: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原文:“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学淫则诈伪。”
释义: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使人民富裕为根本大事。可以引申为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用法提示:获得感是近年来的热词之一,可以说,我国的改革,是以增加民众的获得感为重要导向的。句中的“富民”,不只是局限于让人们富裕,也包括让人们幸福,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公文写作中,与获得感、幸福感等词汇最为相关、最为直观的一件事情就是精准扶贫,这句话就可用于这方面。比如,“为国者,以富民为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牧民》。
原文:“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释义: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比喻:粮仓充实、衣食饱暖,荣辱的观念才有条件深入人心,老百姓也才能自发、自觉、普遍地注重礼节、崇尚礼仪。
用法提示:我们听过更多的版本应该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将“则”变成“而”的人是司马迁,后者出自《史记·管晏列传》。也许是司马迁敏锐地洞察到了“仓廪实”“衣食足”与“知礼节”“知荣辱”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仓廪实”“衣食足”是“知礼节”“知荣辱”的前提和基础,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公文写作中,可以将“知礼节”“知荣辱”与小康社会或者扶贫联系在一起。比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生福祉是党一切工作的重心。再比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原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释义: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贫寒的人,让他们开颜欢笑!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用法提示:忧国忧民的杜甫,不担心自己的房子漏雨,而去关心“天下寒士”,配得上“诗圣”称号。在公文写作中,这两句诗自然而然地就能匹配到今天的住房问题。比如,古人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今天,还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
5.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出处:唐·李约《观祈雨》。
原文:“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释义: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首诗讲的是当时的贫富差距。
用法提示:古诗中的“朱门”,一般都不是什么褒义词,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约所描写的情况虽然没有杜甫笔下的严重,却也揭露了当时的贫富差距。在公文写作中,说到贫富差距这个问题的概率很高,比如,“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精准扶贫”是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是扶贫的制度性创新,也是当前缩小贫富差距的现实解决路径。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季氏》。
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释义: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正确对待多少与均否、安否的问题。
用法提示:孔子的这个思想对后人的影响很大,甚至逐渐演变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会心理。今天来看,这种思想自有其消极的一面,“寡”和“贫”也是需要担心的;但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均”,不是简单地平均,而是“各得其分”,就是在公正的分配制度下得到自己应得的份额。在公文写作中,这种思想对目前的扶贫工作就很有意义,毕竟,扶贫涉及的问题有很多,用到的时候,不妨适度展开来说。比如,古人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现代社会的稳定也要靠一定的均衡,如果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便有可能会分崩离析、动荡不安。
7.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梁惠王下》。
原文:“(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齐宣王)曰:‘不若与人。’(孟子)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众。’”
释义:自己奏乐自己高兴不如大家一起奏乐一起高兴。后世多用来形容与民同乐。
用法提示:很多人会对这句话的读音感兴趣,这里标个拼音吧:dúyuèlèbùrúzhòngyuèlè。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尤其适合用在扶贫方面。毕竟,与民同乐和与民同富是密不可分的。当然,用于其他民生问题也是合适的。比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中央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要更多关爱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有困难的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8.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出处: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原文:“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释义:远处的邻村房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描写了安逸恬淡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
用法提示:陶渊明生在东晋,还出任过时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不过,刘裕建立南朝宋时,陶渊明早就已经开始他的隐居生活了。在那个英雄辈出、动荡不安的大变革时代,陶渊明就是一个想要做好自己的普通人。在公文写作中,这几句诗可以用在视察、调研、深访农村扶贫成效时,可以全用,也可以只用其中两句。比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笔下那温馨的生活场景已不再是白纸黑字,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
9.万姓聚舞歌太平。
出处:唐·李白《春日行》。
原文:“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万姓聚舞歌太平。我无为,人自宁。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飘翩下云軿。”
释义:群臣和百姓们也都翩翩起舞,歌颂天下太平。比喻: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用法提示:《春日行》是乐府旧题,本来是专咏春游的,如鲍照的《春日行·献岁发》,李白却一变其俗,改咏唐玄宗春日泛游。这首诗是李白应诏入京后,待诏翰林时所作。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诗可以作为一个美好的蓝图、奋斗的目标,落到现实可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比如,我们承担使命,接力奋斗,热血澎湃,勇敢前行,就是要实现“万姓聚舞歌太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0.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出处: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原文:“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释义: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婉转的啼声。形容雨后一片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
用法提示:陕西蓝田这个很不起眼的地方——辋川,因为王维的隐居而留名青史。王维晚年隐居于此,创造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歌,《积雨辋川庄作》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在公文写作中,“水田”“夏木”比较契合我国农村耕耘收获的场景,所以这联诗可用在与扶贫、“三农”等有关的文章中,如扶贫成果汇报、农村调研报告等。比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近年来,我们一直把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地向前推进,在使村民变得更富裕的同时,也把村庄变得美丽、变得漂亮。
1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出处:唐·白居易《观刈麦》。
原文:“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释义:脚下被土地蒸腾的热气烘烤,后背被强烈的阳光照射。形容农民种地时候的辛苦状态。
用法提示:这是白居易早期的作品,他后来就没有这么“锋芒毕露”了。早期的这类诗作被他自己叫作讽喻诗,最大的特点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在公文写作中,可以直接用白居易的原意,通过对“三农”问题、低收入群体的描写与叙述,强调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和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以及扶贫事业的推进与发展。比如,在农业机械化渐次普及的当下,农民群体不再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不再用最原始的方式手动割麦了。
12.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出处:南宋·陆游《时雨》。
原文:“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释义:家家户户那用麦子做成的饭食色香味美,四处响起的采菱之歌悠扬而绵长。形容农村生活无忧无虑的祥和氛围。
用法提示:现在的“麦饭”,多指以蒸制手法制作而成的陕西省名小吃,与陆游吃到的有所不同,毕竟陆游是浙江绍兴人,晚年也一直都隐居在家。所以那“麦饭”到底“美”在何处,如今也不得而知了。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来形容农村的美好生活,或作为一种现状,或作为一种愿望。比如,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让“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成为常态。
13.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
出处:南宋·陆游《戏咏村居》。
原文:“歌起陂头正插秧,梯斜篱外又劙桑。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林杏半丹禁宿雨,丛萱自歛避斜阳。北窗合是羲皇上,已置临风八尺床。”
释义:白昼长了,处处都是黄莺在唱着美妙的歌;丰收年岁,家家户户那用麦子做成的饭食色香味美。形容农家衣食无忧的喜乐氛围。
用法提示:陆游那八十多年的一生,一共写了近万首诗词,后人在感叹这个数量的同时,也对这些诗词的质量提出质疑。确实,陆游后期的一些作品不太尽如人意,重复雷同就是其中一大弊病。这首诗中的“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与《时雨》中的“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就是一个例子。不过,在公文写作中,这两联诗倒是可以互换使用。比如,“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我们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把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14.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释义:人们出入劳作时相互伴随,抵御盗寇时互相帮助,有疾病事故时互相照顾,这样百姓就友爱和睦了。尤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用法提示:这是孟子为滕文公(也称滕元公)亲自设计的一种社会状态,不过这种状态太过理想,在那个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本来是孟子追捧者的滕文公也没有采纳。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努力的目标;也可以作为定语,形容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互助。比如,扶贫除了政府主导、民众互帮,践行“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互助观,更离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
1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出处:商·姬昌《周易·乾卦》。
原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周易》本是《易经》之一,有时也称《易经》,相传为姬昌所作。
释义: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相互融合。比喻: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用法提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句蕴含了一个朴素的哲理,即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外交、国际关系方面,表示大家志同道合,为了一个目标努力;也可以用在扶贫方面,表示共同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比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预备(忧患意识、提前谋划)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
原文:“《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释义:即使处在安乐的环境中,也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才可以避免祸患。强调:无论何时都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
用法提示:《书》即《尚书》。《尚书·商书·说命中》有载:“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对其进行了加工整理,就变成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安全,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全,是个人幸福、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重要前提。在公文写作中,凡是涉及安全的问题都能用到这句话。比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树立“大安全观”。另外,在一些规章制度出台之前,也可以用到这句话。比如,“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为有效防止××情况发生,特制定此制度。
2.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出处:商·姬昌《周易·既济》。
原文:“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释义:君子会提前思虑祸患的发生,然后事先采取预防措施。“豫”,通“预”。类似还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君子行》和曹植《君子行》中的“君子防未然”。
用法提示:这一句后来变成“防患于未然”,更为家喻户晓。“防患于未然”出自清石玉昆《龙图耳录》第六十二回:“他是单身行人,怀内又揣着四封银子,自古‘君子防患于未然’。”在公文写作中,安全问题,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尤其是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更要“思患而豫防之”。
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
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释义: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哲学上反映的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今指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
用法提示:这句话现在一般都写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古代“预”“豫”有时是不分的。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底线思维”一词在公文写作时也可以用。虽然这样的“因果关系”说得未免有些绝对,但是事先做好计划或准备总是好的,起码成功的概率会大一些。在公文写作中,要注意这句话中的两个着力点。着力点不同,后面接的内容自然就不一样。所谓“预”,就是预知、预见、预防、预备,后面可以接事前准备的想法、措施;所谓“立”,就是立住、站起、成功、胜利,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对事情的详细展开,“预”会如何,“不预”又会如何。
4.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
出处:唐·白居易《太平乐词二首》(其一)。
原文:“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
释义:丰收年景也要节俭,太平时期更要防范战争。比喻:提前预备,早做防范。
用法提示:治国理政和上班工作不一样,上班工作还有个双休呢,治国理政却是一刻也不能懈怠。这联诗主要说了“俭”和“兵”两个方面,但是在公文写作中,我们仍然可以由此回归到那个问题——忧患意识。比如,“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能忘记,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旧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尽可能地节约每一点有限资源,每一分财力、物力。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强军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5.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出处:北宋·苏轼《晁错论》。
原文:“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释义:表面上社会安定没有祸乱,而实际上却存在着不安定因素。比喻: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及时解决问题。
用法提示:晁错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一位政治改革家,因力主“削藩”而直接导致“七国之乱”,后来被杀。苏轼博学多才,除了诗词歌赋,尤其喜欢写人物评传,《晁错论》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最主要的威胁,往往不是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与变故,而恰恰是那些不易察觉、缓慢积累起来的倦怠与松懈。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于提醒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擦亮眼睛,保持警惕。比如,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对暂时难以看清的方面,要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
6.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出处:战国·商鞅《商君书·更法》。
原文:“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西汉·刘向等《战国策·赵策二》中也有相同的话。
释义:愚昧的人在事情已经成功之时仍然不知道事情已经结束了,而有智慧的人未雨绸缪,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能预测到结果,从而成功。多用于强调人对事要有预见。
用法提示:“知”在古代可以说是“身兼二职”:一是作“知道”讲,二是通“智”字。这句话的道理是:有的人懵懵懂懂,办事时糊糊涂涂,事情结束了也不知事情是什么时候做完的、是怎么做完的;就算是成功,也是侥幸的。而有的人,则虑事深远,在事先就已预见到事情将会如何发展,从而制定出方略,这样的人更可靠,办事成功的希望也更大。在公文写作中,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无疑都要选择第二种,深谋远虑、治于未病、经略将来。比如,“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什么时候都比别人早想一些,什么事情都比别人多想一步,或许就能在问题出现之前将其解决,用更少的成本换来更大的成绩。
7.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释义: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强调:要有忧患意识,凡是提前做准备。
用法提示:中国的哲学博大精深,其中之一便是时间的哲学。古人主张,要在时间流中去探讨事物的衍生规律,获得处理问题的智慧。中医讲究“治未病”,病要在未得之时医治,等显现出来就已经晚了。推而广之,处理问题,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描述当今经济形势,也可以描述党建。比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新情况,对于各种问题,我们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另外,“下先手棋”这四个字也是经常用到的词汇。
8.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出处:商·姬昌《周易·系辞下》。
原文:“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释义: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强调:当政者要有忧患意识,对可能威胁国家前途命运的困难和危险时刻保持警惕。有成语“安不忘危”。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应用对象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或者普遍性,最好是那种稍有疏忽差池就可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比如,“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我们的态度,更是我们的价值观。而推动国家发展,核心价值观是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9.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尽心上》。
原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释义:一是君子不会站立在危墙下面,比喻: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比喻: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用法提示:“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对“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的改写,意思是一样的,而且更通用了。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也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事发前的预防。比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消防安全一定要得到重视,即便形势很好,我们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敏锐发现问题的苗头。二是发现危险后的应对。比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要忽视日常的“礼尚往来”,廉洁自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10.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出处:三国魏·曹植《君子行》。
原文:“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更早的还有西汉·刘向《列女传·齐威虞姬》:“经瓜田不蹑履,过李园不正冠。”
释义: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面,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偷瓜摘李子。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成语“瓜田李下”即出于此处。
用法提示:曹植似乎是那种“什么道理都明白,但我自己不会去做”的人。他告诉别人“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自己却恃才傲物、自得其乐,无时无刻不处于曹丕的怀疑之地。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于个人修身方面,也可以用于党建方面,凡事多想一步,尤其是对不好的事情要多加留心。比如,古人云:“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不好的地方连去都不要去,不好的人连见都不要见,不好的事连碰都不要碰。
11.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
出处:西汉·刘向等《战国策·楚策四》。
原文:“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
释义:世人有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福运,有时也会遇到意外的灾祸。形容对于意外之事要早做准备,冷静对待。
用法提示:春申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姓黄名歇,楚国大臣,曾任楚相。根据《越绝书》的记载,黄歇最后是被楚幽王所杀的,颇为惋惜。朱英是战国时期一个普通的门客,但他却和黄歇一起为后人贡献了一个成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醒:要在“无妄之祸”之前早做准备,还在于教育:要坦然面对生命中的福和祸。比如,“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必须始终保持头脑“冷静”。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
原文:“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释义: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用法提示:孔子的原意是告诉子贡,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完成仁的目的。后来这句话的意思有所改变,除了提前做好准备,还有修炼自身本领的意思。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两方面意思都可以用,前者注重预备,后者侧重修身。比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不加强知识武装,就可能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而落伍。另外,这句话也可以简写为“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13.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
出处:西汉·刘安等《淮南子·说山训》。
原文:“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夫至巧不用剑,善闭者不用关楗。”
释义:圣明的人总是在祸乱没有发生之前,就采取防备措施,所以社会常安定。比喻:想要消除祸患,防备更加重要。
用法提示:所谓“良医”指的应该就是扁鹊的两个哥哥了,一个“未有形而除之”,一个“治病,其在毫毛”,所以他们的医术比扁鹊还要高明,只是不出名而已。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提醒:要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将它们消灭,才不会有祸患,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具体措施,如重在平时等。比如,“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从历史兴替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经验。
14.天下之祸,不生于逆,而生于顺。
出处:南宋·吕袓谦《左氏博议·晋赵盾侵郑》。
原文:“物以顺至者,必当以逆观。天下之祸,不生于逆,而生于顺。剑盾戈戟,未必能败敌。”
释义:世上的祸患,不是发生在逆境里,而是发生在顺境中。比喻:人在顺境中容易放松警惕。
用法提示:这句话乍听起来可能会有点别扭,怎么祸患不出于逆境,而出于顺境呢?但是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人往往会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犯错误,而不是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氛围下犯错误。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严肃党内生活、注重日常修身养性等方面。比如,“天下之祸,不生于逆,而生于顺。”我们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15.备豫不虞,为国常道。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纳谏》。
原文:“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岂可以水未横流,便欲自毁堤防?臣窃思度未见其可。”
释义:事先防备意外之事,是治理国家的常道。形容: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在平日时时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以免遇到灾害、战乱时无法应付,危及国家民族。
用法提示:这段话是魏徵对唐太宗说的,唐太宗依旧“从谏如流”,采纳了魏徵的建议。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重在要求大家平时谨慎,不可大意,给人一种严肃、紧张的情绪。即便是从修身说起,最后也要落在治国理政上面。比如,“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
16.船到江心补漏迟。
出处:元·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原文:“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谁。事要前思,免劳后悔。”
释义:船驶到了江心才想起来补漏洞,已经晚了。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用法提示:这句话常与“书到用时方恨少”一起出现,虽然对象不一样,但是都强调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在安全、党性、廉洁等方面,提醒大家不好的事情一定要从头根治,之后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不然终成祸患。比如,党性的学思践悟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打任何折扣、耍任何小聪明,到头来只会“船到江心补漏迟”,徒使自己的党性受损。
17.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豳风·鸱鸮》。
原文:“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释义: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未雨绸缪”即出自此处。
用法提示:豳,即邠,古都邑名,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豳风》中的诗一般都很能体现地方特色,也给了我们一个认识历史上的陕西的机会。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就可以当作“未雨绸缪”来用,如安全方面做好预防,用人方面提前培养,活动方面积极准备,实现理想之前努力学习等;同时也体现一种长远的眼光。比如,“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有“传棒接力”的精神,积极为“板凳队员”创造成才的条件、锻炼的机会。
18.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
原文:“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释义:不能预测意外,没有准备计划,就不要出兵作战。比喻:没有准备好,就不要贸然做事。
用法提示:“君子曰”是古代写史书时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后来的史家也遵循这种惯例。这说明,“不备不虞,不可以师”这个观点,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看法、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从反面来论述提前预备的重要性的,后面的内容可以是没有预备可能会出现的后果,以此来强调要做好准备。比如,“不备不虞,不可以师。”过去,有女子出嫁戴耳环的风俗,耳朵眼都是提前扎好的。如果临出嫁上轿时,再匆忙扎耳朵眼,显然是为时已晚了。所以,做工作要未雨绸缪。
19.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出处:秦汉·黄石公《素书·安礼》。
原文:“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
释义:怨仇的酿成,在于不宽恕人的小过;祸患的形成,在于事先没有周到地谋划。形容要心胸宽广,有长远眼光。
用法提示:《素书》相传为黄石公所作,还说他将这本书传给了张良,而且张良就是凭借着这本书,辅佐刘邦定江山的。传说如此,真假参半。不过这本书中确实有很多关于立身治国、揆度宇宙的奇思妙想,从而也被视为奇书、天书。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前说胸怀,后说眼光,最适合用在修身方面,作为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比如,“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大家来自不同部门和单位,要“和而不同”,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最后形成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的文件。
20.智者之虑,虑于未形;达者所规,规于未兆。
出处:三国魏·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原文:“然智者之虑,虑于未形;达者所规,规于未兆。是故子胥知姑苏之有麋鹿,辅果识智伯之为赵禽。”
释义:聪敏的人考虑问题,事前都有计划和打算;旷达的人谋划一些事情,都具有预见性。前后两句都是在强调提前预备。
用法提示:阮瑀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儿子名声大噪,那便是大名鼎鼎的阮籍。在公文写作中,这种以“智者”“达者”为学习对象的句子也算是一大类,属于正面引导型,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引导性、要求性的:古人如此,今人应该如何。比如,“智者之虑,虑于未形;达者所规,规于未兆。”新时代的军队指挥员要把未来战争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想透,把可能出现的敌情谋深,把可能用上的预案备齐。
六、人才(干部工作)
1.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
出处:明·李贽《答耿中丞论淡》。
原文:“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各从所好,各骋所长,无一人之不中用。”
释义:对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论出身和地位都予以重用。强调:要辩证把握年轻干部使用的快慢关系,不要太在意其出身、地位。
用法提示:李贽是明末的思想家、文学家,因为“不合时宜”,曾被视为“异端”,不过那只是在当时,他在后世的名气还是相当大的。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重在强调选贤任能,不应该在乎出身和地位,只要人品好、能力佳,满足职位的需要,行藏出处并不重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英雄不问出处”。比如,“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我们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破除“唯一”标准,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与选拔制度,实现任人唯才、任人唯贤。
2.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出处:东晋·习凿齿《襄阳耆旧记》。
原文:“今方扫除强贼(寇),混一区夏,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释义:功绩有人才方能建立,事业有人才才能发展。另一种解释是,功绩是凭借才能而成就的,事业是由于才能而扩展开来的,没有才能的人也不能被称为人才。所以,这两种解释都通,都是强调人才与才能的重要性。
用法提示:习凿齿是湖北襄阳人,因为东晋那个时候比较乱,所以他经常徘徊于外出做官与回乡隐居之间。闲居襄阳期间,习凿齿写了《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等著作。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重在号召大家一起建功立业,不一定非要用在科技方面,而且这句话在重视人才与才能的同时,也强调了团结的重要性。比如,“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3.尚贤者,政之本也。
出处:战国·墨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墨子·尚贤》。
原文:“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释义: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将“尚贤”提到了“政本”的高度。
用法提示:从某些方面来说,墨子的思想还是很“前卫”的。他打破了血统界线和论资排辈,认为崇尚贤能之人才是为政的根本,这包含了平等选拔和科学使用人才的思想,今天依旧适用。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意思就相当于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可以用来强调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对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性,后面的内容可以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具体措施。比如,“尚贤者,政之本也。”我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4.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出处:西晋·左思《咏史八首》(其二)。
原文:“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释义:世家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被埋没在下级官职中。比喻:无能之人尸位素餐,有能之人不得重用。
用法提示:左思是寒门子弟的代表,他的诗赋自下而上,很能揭露时弊。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作为一种反常的社会现象,却一再出现。在公文写作中,我们用的时候要强调“引以为戒”,然后再从正面展开。比如,我们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目标,都更加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古有“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这个现象在今天绝对不能出现。
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徒有羡鱼情”也作“空有羡鱼情”。
释义:看着那些垂钓的人钓得鱼儿上钩,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比喻:求取官职而不得,只能徒然羡慕那些有官职的人。
用法提示:孟浩然赠诗的张丞相就是张九龄,当时他正任李隆基的宰相,可惜没过几年就被贬为了荆州长史,不过他也确实引荐了孟浩然。只可惜孟浩然散漫惯了,并不适合官场,最后还是回了他的山水田园。这首诗算是干谒诗中比较好的一首了——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了推销自己而作的诗,相当于现在的自荐信。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在自荐信中或者参加竞聘演讲的时候都能用上,类似于“毛遂自荐”。
6.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出处:西汉·刘彻《求茂才异等诏》。
原文:“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释义:要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必须依靠不寻常的人才。比喻: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用法提示:汉武帝的这篇文章保存在东汉班固的《汉书·武帝纪》中,而这句话的灵感则来源于司马相如:“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汉武帝当时就非常喜欢,二十多年后又在诏书中将其概括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强调对人才,尤其是特殊领域的人才的重用,可以理解为“不拘一格用人才”。比如,“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要功位相匹配,要能者居其位,要有贤才者居上,而非带“病”上任、无能占位。
7.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出处: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原文:“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释义:如果起用东山谢安石来辅佐平叛,一定能为君在谈笑中扫靖胡沙。比喻:启用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必将事半功倍。
用法提示:安史之乱后,永王李璘出兵平叛,中途却想拥兵自立。当时正在庐山隐居的李白天真地以为自己一展抱负的机会到了,便下山做了李璘的僚佐,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便是那时所作。谢安石,就是谢安,他出山之后,为东晋打了不少胜仗。谢安和李白都是人才,只是作用不同,需要人尽其才。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或者用其所长、补其所短方面。
8.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出处:唐·白居易《寓意诗五首》(其一)。
原文:“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释义:豫木和樟木一同生长在深山之中,七年之后自然知道哪个是豫木,哪个是樟木。比喻:真正有才能的人,终究会得到重用。
用法提示:豫木和樟木由于它们的生长特性,经常被放到一起进行对比。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载:“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还是树苗的时候,两种树没有什么分别,七年之后,才能看得清楚。在公文写作中,这个典故可以用于人才的培养,也可用于对人才的激励,以及交友等方面。比如,“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我们要更加深刻地理解干部成长路径中的新要求,更切实地推动党政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出处: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释义:试玉的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比喻:任何的事物都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才能看清本来面目。
用法提示:这联诗的意思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类似,都是对人心的深刻总结。古人认为,要想辨别玉石的真假,需要用火烧三天;要想鉴别一块木头的好坏,要等到七年之后。在公文写作中,可以举一反三。“试玉”“辨材”如此,“识人”更是如此。人才重要,但是识别人才也同样重要。比如,“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干部成长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选人用人标准,都会有对干部素质的不同要求。
10.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雪》。
原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释义:数一数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比喻:对今天之局面的无比自信。
用法提示:“风流”,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好的词,指一个人风采特异,才华出众,当时都用来互相恭维。如果现在说谁风流,那就不是恭维了,而是攻击。不过,风流一词用在古诗词里,基本上都是古意。在公文写作中,“今朝”一词可以“大做文章”,它指的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就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不负新的历史使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比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需要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新时代也对社会各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出处:清·顾嗣协《杂诗》。
原文:“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才以避短,资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
释义:骏马可以跨越险境,但要论耕地,比不上牛;牢固的车可以承载重物,但要论渡河,就比不上船。比喻:要科学合理地用人,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
用法提示:顾嗣协的《杂诗》用语平白如话,道理却无比明晰。古往今来,无数案例验证了这个道理:是否能知人善任,事关工作成效,事关事业成败。比如,诸葛亮错用马谡,失了街亭;赵国误用名将之子赵括,长平之战大败。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从上、下两个方面去理解和运用:用人之长,避人之短,这是在上而说的。在下,我们要善于认识自己,客观、公正、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做到扬长避短。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出处:战国·屈原《卜居》,作者存疑。
原文:“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释义:尺虽比寸长,但也会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也有它的长处。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用法提示: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偶尔会有人弄反,写成“寸有所短,尺有所长”。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主要可以用在两个方面。一是选用人才。选人用人要“公而无私、平而无偏”,既要看小节,也要看大节,既要看缺点和短处,也要看优点和长处。但凡大节不保、触犯党纪国法红线的,一律严肃问责惩处。而对于那些有错能改的干部,也不能一直以失误为由“抓辫子”“扣帽子”。二是团队协作。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竞争与合作共生共存的时代,更加强调与人相容,合作共处,发挥最佳组合的整体优势。一个人要有所发展与成功,就要懂得与人合作。
13.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大雅·文王》。
原文:“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释义:众多人才济济一堂,文王可以放心安宁。比喻:人才众多,国家也会安定。
用法提示:这首诗是《大雅》的第一篇,是歌颂周文王姬昌的。“济济多士”不仅从侧面赞扬了周文王的礼贤下士,也说明了济济人才对周王朝的诞生与强大直至最后推翻殷商的重要作用。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既然如此,那么相应地也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比如,“济济多士,文王以宁。”需要改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也有宽容试错。
14.万马齐喑究可哀……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原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释义: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言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希望老天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比喻要打破死气沉沉的社会氛围,破格荐用大量的人才。
用法提示:以前一般都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其实用典并不一定要两句连用,还是要根据写作的实际情况。今天的人才状况,说缺也缺,说不缺也不缺——不缺的是数量,缺的是质量。在公文写作中,说到人才问题的时候,也可以提一下“数量”与“质量”。还有就是“不拘一格”,不能让现有政策限制了人才的引进与输出,写作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发问或者提些意见、建议。比如,“万马齐喑究可哀,不拘一格降人才。”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
15.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
出处: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原文:“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折杨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
释义:当今世上,良马般的贤才处境困窘,不得温饱;而跛驴般的小人却受到恩宠,春风得意。比喻:忠奸不辨,贤愚不分。
用法提示:李白作这首诗时,已经是二入长安后了。他的朋友王十二赠了他一首《寒夜独酌有怀》,礼尚往来,李白便写了这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以答之。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作为反面案例用以激励,希望、要求大家不要贤愚不分,造成人才浪费。比如,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政策、创新机制都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绝对不能出现“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的畸形现象。
16.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
出处:明·杨基《感怀十四首》(其三)。
原文:“邓禹南阳来,仗策归光武。孔明卧隆中,不即事先主。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孙曹与更始,未可同日语。”
释义:英雄都有自己的见识,何必去问他们出身的贵贱。“英雄不问出处”最早见于此处。
用法提示:杨基年轻时曾和张士诚有过交集,但没做过什么大官。不过他在文学史上却小有名气,与高启、张羽、徐贲并称为“吴中四杰”,尤其擅长五言诗,曾被当时的人称为“五言射雕手”。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用在人才的选拔方面,作用相当于“不拘一格降人才”。比如,“英雄各有见,何必问出处。”人才方面,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1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权修》。
原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释义:做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做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做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才。强调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
用法提示:这句也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公文写作中,这一长句适合用在人才培养方面。比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18.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
出处:春秋·管仲《管子·牧民》。
原文:“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
释义:天下不怕没有能臣,怕的是没有君主去使用他们。比喻:人才到处都有,重要的是如何发现和任用。
用法提示: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的时候,在人才方面我们也有这个问题:不是缺少人才,而是人才没有被发现、被重用。在公文写作中,说到人才的发现和任用的时候,可以加以强调,并提出要求。比如,“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
19.术业有专攻。
出处:唐·韩愈《师说》。
原文:“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释义: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后来形容各行各业都有人才。
用法提示:中唐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讳于言师,很少有人拜师,也很少有人教学生,都是各自抱团,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团体。当时韩愈刚刚出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好不容易能说上话了,便一吐为快。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于人才方面,强调不可求全,应该注意挖掘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比如,“术业有专攻。”那些身怀绝技的“奇才”“偏才”“怪才”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20.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原文:“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释义:选用了正派人,做好事的人都会得到劝勉;误用了恶人,坏人都会竞相挤进来。强调:用人应该慎重,要用好人。
用法提示:唐太宗主张用人必须“慎择”,即非常谨慎地选择任职官员。他也确实这么做了,这也是“贞观之治”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也不是单纯地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而是说要用什么样的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用好人,则你的周围全是好人;用坏人,则你的周围全是坏人。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用在“风气”方面。比如,“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必须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坚决纠正“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
21.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出处: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其五)。
原文:“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释义:好男儿需要千里马去实现心中的理想,千里马也需要好男儿去体现日行千里的价值。比喻: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能相得益彰、事半功倍。
用法提示:《折杨柳歌辞》是南北朝时期创作于北朝的诗歌,而折杨柳则是当时送别时的习俗。因为柳,音似留,所以送者和行者一般都会折柳以为留念。这种习俗在唐代的日常生活和诗词歌赋中尤其常见。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如何才能快速推进工作,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人与岗位、与工作合适。如此,这句话也可以用在用人方面。比如,“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要协调好干部与岗位两个因素的关系,为每个岗位配备最合适的干部,把每名干部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
七、奋斗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出处:唐·贾岛《剑客》。
原文:“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释义:十年辛苦,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如霜,只是还未试过锋芒。可以表示:经过努力奋斗,终于有所成就,但是还没有找到用武之地,或者才华还没有完全展露出来。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指人,如在外部求职或者内部竞聘的时候,用来形容自己;也可以指工作,因为有些项目可能要经过数年经营,才会在某一年开花结果。比如,“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干部成长无捷径,也不能一蹴而就,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所以,干部要学会在“养气”中成长,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原文:“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释义: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蓝缕”,即褴褛之意。
用法提示:鲁迅曾经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一件事情的开始或者是开启一件事情,都是很艰难的,但是一旦成功,意义将非同凡响。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既可以用在段首、段中,也可以做标题。比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品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中国共产党信守并兑现建党之初对人民、对民族的政治承诺。
3.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出处:近现代·臧克家《老黄牛》。
原文:“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释义:老牛也和农民一样知道春光的珍贵,所以不等使唤它的人扬鞭催促,它自己便用力奋蹄前行。比喻: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不待扬鞭自奋蹄”也是常用语、口头禅,既可以用来勉励自己,也可以用来要求下属。比如,实现梦想,就需要拿出“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气神,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一切,把奋斗精神融于岗位、融于日常。
4.游必有方。
出处:春秋战国·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里仁》。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释义: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比喻:一个人只有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之后才会出去奋斗。
用法提示:我们经常听到人说“父母在,不远游”,于是就哪儿都不去了,其实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所以,读书一定不能断章取义。这句可以完整地解释为:有本事的人,要到远方去打拼,需要告诉父母你的方向;你不再幼稚、不再弱小,拥有一个远大志向,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以让父母感叹一声“好男儿志在四方”。在公文写作中,就四个字用在段首略显单薄,所以这句话的最佳用法应该是作为标题或者小标题。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处:商·姬昌《周易·乾卦》《周易·坤卦》。
原文:“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释义:大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表现了一种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的精神气质。
用法提示:当年,梁启超到清华大学演讲《论君子》,引用了《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古语。此后,清华人便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演变成为清华校训。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的最佳应用场合当然是学校了,有关青少年、教育的座谈会,还有说到民族精神的时候,都是“必备佳句”。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中国人首先要树立的就是一份浩然长存的恢宏志气、一种正气磅礴的君子风范。这样的社会家国,才永远有正能量的充溢而不失正气;这样的民族文化,才始终有奋发的动力而周行不怠。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出处:东晋·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原文:“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释义: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正值青春年少,勉励自己要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的。劝勉世人珍惜时间,努力奋斗。
用法提示:陶渊明虽然没事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但他其实是一个很有想法和抱负的人,只是那时代不允许罢了。陶渊明写这两联诗的本意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必须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在公文写作中,这两联可以全用,也可以只用一联,应视篇幅长短而定。比如,谁也不要将“新时代”的优势当成“躺赢”“啃老”“佛系”的资本,守着已有成果不思进取,殊不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7.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出处: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原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释义:平生喜欢细细琢磨苦苦寻觅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就算是死也决不罢休。比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用法提示:这是杜甫的自我解剖之词,在写文作诗方面,他也确实是字斟句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或是做事,杜甫都秉持着严肃认真、兢兢业业的态度。在公文写作中,这种难得的好句子,要“句尽其用”,一定不要局限于写作方面。比如,奋斗就该有奋斗的样子,不对自己狠一点,怎么对得起未来?拿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不仅能让人在学习与工作中积极主动,而且能在生活中乐观向上。
8.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出处:近现代·毛泽东《到韶山》。
原文:“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释义: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比喻:不要忘记胜利的来之不易,努力奋斗才不负今天的生活。
用法提示:也许我们的工作很平凡,也许我们做的很有限,志没多壮,事没多大,更不能“换新天”,但是为了自己,为了国家,我们都需要昂首挺胸地撑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以放在段首,也可以放在句中。比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奋斗得福”的新时代,中国的梦想也好、个人的命运也罢,唯有奋斗创造奇迹、唯有奋斗换来幸福。
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处: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原文:“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释义: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现在多比喻:对一件事情的执着精神。
用法提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并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由此,这一联便也可以比喻对某件事情的钻研和不悔。在公文写作中,这一联可以想象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而瘦,也可以联想是因刻苦治学而瘦。比如,青年时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好比人生大厦奠基时刻。无论什么样的青春场景,都应该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精神,脚踏实地、奋斗实干。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出处: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原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释义:一心想完成替君王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英雄理想。
用法提示:在公文写作中,经常会说到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尤其是青少年,“赢得”一句应该算一个;而“了却君王天下事”,则有些善始善终的意思。比如,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11.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原文:“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释义:辅助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使政通人和、风俗淳厚。比喻:努力为国泰民安的盛景做出自己的贡献。
用法提示:这是杜甫自叙生平的一首重要诗作,可以说是他自己的“诗史”。“韦左丞丈”即韦济,时任尚书省左丞,他很赏识杜甫,但却没有给过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杜甫离开长安前夕,写下这首诗送给他。在公文写作中,杜甫的人生目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也可以作为我们的人生目标,青少年们要有这样的理想,领导干部也要有这样的觉悟。比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先贤们的理想,在民族精魂的圣火中传承至今,每个人都要有崇高的理想,要有历史的担当。
12.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出处:近现代·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原文:“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释义: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抒发了作者为拯救民族危亡而奋斗终生、甘洒热血力挽乾坤的革命豪情。
用法提示:秋瑾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也是“辛亥三杰”之一,三十出头就英勇就义于绍兴轩亭口,临死只有一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清陶澹人诗句)。在公文写作中,像这种豪气干云的诗句,除了用于纪念英雄烈士,还可放在排比句中,用于爱国主义教育,或是弘扬勇于奋斗的精神。比如,我们要有“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那励志成功的魄力,“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那不怕牺牲的精神。
13.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
原文:“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轗轲”也作“坎坷”。
释义:为什么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居要位而安享富贵荣华呢?比喻:应该奋发图强,成就一番事业。
用法提示:这一联诗和下一联诗更像是作者的自言自语,或者说是自我安慰,颇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在里面。在公文写作中,“要路津”不一定非要与荣华富贵相关,也可以指发挥自己的才能,成就一番重要的事业。比如,“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我们要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处:东汉·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释义: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其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形容一种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烈士”,喻指怀有远大抱负的人。
用法提示:无怪乎曹操会这么说了,他写这首诗时,已经年过半百。虽然如此,他还是平定了乌桓叛乱、消灭了袁绍及其残余势力,但还没有南下征讨荆、吴,所以说是“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在公文写作中,因为“老骥”“暮年”二词,所以这两联诗所描写的对象应该是年龄较大的人。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虽年近花甲,仍不辞辛劳、事必躬亲,他们视党和国家的需要高于一切。
15.诗酒趁年华。
出处:北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原文:“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释义:作诗醉酒都要趁着年华尚在啊!比喻: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
用法提示:苏轼从杭州到密州去任职,密州城北有个旧台,苏轼修葺后,苏辙将其命名为超然台。这首词便是苏轼在超然台上所作,此外还有一篇《超然台记》,详细记载了超然台的修葺过程。在公文写作中,“诗酒”不一定非指作诗饮酒,还可以指在那大好时光里,在新的时代下,做些想做、该做、能做的事情。比如,“诗酒趁年华。”广大青年当乘势而上,珍惜大好时光,书写出不负时代馈赠、不负历史青睐的青春答卷。